擊發(fā)槍。
這可是比火銃先進了不知道多少代的火器。
兩者之間的差距,最起碼有幾百上千年之多。
而當下,這兩種火器對上的結局也是顯而易見。
倭軍一方手持火銃向前沖鋒,還不等他們上彈開火,裹挾著火焰的鐵珠便鋪天蓋地的激射過來。
說真的,倭軍一方是完全沒想到,大唐的轉變竟然如此之快。
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研制出了新的火器。
而這也就讓他們的結局提前注定了。
當下,就看那乾字營的三千甲士,分為三列,每列一千人。
前方一千人射擊之后,立刻蹲下填彈。
緊接著在他們身后的一千人便會站起來射擊。
然后又是他們蹲下填彈,后方最后的一千人再次出擊。
三千人馬配合的天衣無縫,而且也因之前乾字營就裝備了連發(fā)弩機的緣故。
使用槍械對于他們來說并不困難,只需稍加適應就好。
當下,他們的幾輪攻勢下去,倭軍一方三千多人的前鋒隊伍,剩下的不足五百人。
而這五百人也是徹底被打蒙了,同時也被打怕了。
他們之前都是用火銃壓制別人打,什么時候被人用火器壓制過?
而他們的情況正如當初的李靖一樣,當優(yōu)勢全然不在之后,就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當初李靖還是依靠著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穩(wěn)住了陣型。
但是如今倭軍當中可是沒有李靖那般的人物啊。
此刻,他們也不敢在繼續(xù)沖鋒了,紛紛掉頭朝著本陣跑。
可是這一跑不得了,直接將倭軍第二梯隊給沖的陣型大亂。
見此情景,李承乾亦是當機立斷。
只聽他吼道:“馮光耀,你特娘的馬呢?”
“來了!”
隨著馮光耀的一聲吶喊,就看見大唐一方陣線大開。
緊接著,就見馮光耀一馬當先沖出營寨,而在他身后的則是數之不盡的涼州軍騎兵。
雖說涼州軍騎兵是后組建的,比不了并州騎兵那般精銳。
但當下讓他們收拾收拾眼前這些倭國小矮子著實不在話下。
更何況,當下倭軍一方的陣型已然大亂,他們沖上去那完全就是收人頭的。
而也是應了李承乾的要求,騎兵們在縱馬狂奔之際,便紛紛向這自己的斜上方射出弩箭。
固然弩箭的威力,比不上槍炮這類火器,但嗆不住多啊。
大唐的五千騎兵一起沖鋒,五千把弩機齊齊朝天上射去。
那一瞬間,就看見倭軍的陣營當中下起了箭矢的雨。
那剎那間,更是讓倭軍死傷無數。
在這樣的戰(zhàn)爭中,尤其是在面對騎兵的戰(zhàn)爭當中。
只要倒下,那就沒有再站起來的可能。
只要稍稍落入頹勢,就也在沒有扭轉戰(zhàn)局的可能。
倒下,就意味著無情的鐵蹄就會馬上從你的身上踩過。
落入頹勢,面對的自然是鐵騎們無情的追殺。
而倭軍一方也不是沒有想過反擊,可火銃的精確度實在是太差了,裝彈的速度也太慢了,根本比不上擊發(fā)槍。
往往都是等他們一槍打出,沒打中對方的騎兵,準備換彈的時候,對方就已經殺至近前。
在這樣的情況下,涼州軍騎兵也只是一波沖鋒,便直將倭軍的第二陣線殺穿,奔著倭軍中軍便沖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