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朱標(biāo)生病去世,稍微了解點(diǎn)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和馬皇后那對朱標(biāo)可是喜愛至極,但是太子去世皇位以后傳給誰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商量過后,朱元璋想到了,將皇位傳給朱標(biāo)的兒子朱允炆,也就是自己的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位傳給了朱允炆,朱允炆上位之后,聽信了黃子澄,方孝孺,齊泰的建議,藩王們的勢力有點(diǎn)太大了,如果哪一天他們起兵造反的話,我們在京城沒有辦法抵抗,不如讓他們將兵權(quán)還給朝廷,然后安安穩(wěn)穩(wěn)的做一個開心的王爺吧,朱允炆聽了之后覺得有道理唉,萬一哪一天不聽我的話,這些叔叔們又太過于厲害了,我指揮不動不就完了嗎,于是開始了削藩,開始想盡辦法“處理”自己的叔叔。上朝之時也問了問朝中大臣的想法,這些大臣分為兩派,有的認(rèn)為削藩這種事情不可以操之過急,可以學(xué)習(xí)漢武帝頒布的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qū)域只由其長子繼承,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然后根據(jù)這項(xiàng)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再趁機(jī)削弱其勢力。還有一部分大臣認(rèn)為,應(yīng)該果斷的出擊,趁著太祖剛剛?cè)ナ?,各位藩王還沒有造反之心,快刀斬亂麻趁早處理完,統(tǒng)一自己的兵權(quán)。
說到朱允炆自己,他不像自己的爺爺那樣心狠手辣,反而像一個謙謙君子,要知道心不狠手不辣的人是不適合做皇帝的,朱允炆在位期間對所有的文人都是很好的,對老百姓又是盡量的減輕賦稅,甚至改了許多朱元璋定下的一些慘無人道的規(guī)定,所以很多大臣都敢于發(fā)表意見了,這對朱允炆來說是個好事情。
之前說到,黃子澄方孝孺和齊泰給建文帝提出意見,削藩,因?yàn)槌写蟪家彩谴蟀胪庀鞣?,所以現(xiàn)在就必須要就削藩的順序拿出最后的計劃了,黃子澄說可以先削燕王朱棣,因?yàn)樗膶?shí)力最強(qiáng),可以震懾住其他的藩王,齊泰又說,可以從弱到強(qiáng)慢慢的來,一來弱的藩王實(shí)力不夠強(qiáng),有著必勝的把握,二來也可以慢慢的積攢我方的實(shí)力。兩人互相爭辯,各有各的理由,最后朱允炆總結(jié)說了,其實(shí)兩位說的都有道理,但是燕王的實(shí)力太過于強(qiáng)大,我們還是從周王朱橚開始吧,首先,周王的實(shí)力并不算強(qiáng),而且周王與其他的藩王關(guān)系并不算太密切,我們還可以利用周王牽制燕王,所以還是先從周王下手吧。
說到做到,建文元年,周王朱橚被指控謀反,朱允炆派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包圍周王府,逮捕了周王,將周王和家中的女眷一起押解回京,后來朱允炆又將其貶為庶人,徙云南蒙化。
周王解決完了,下面一個就是齊王朱榑,和周王一樣,被指控謀反,朱允炆而后也將其七叔貶為庶人,沒有發(fā)配任何地方,只是禁錮在金陵城內(nèi)。下一個就是湘王朱柏,本來是打算和之前兩位王爺一樣,押解回京,誣告造反,然后貶為庶人,可是不料朱柏早就知道建文帝派人前來捉拿他,居然一把火自焚而死,待到建文帝聽到這個消息,不禁淚流滿面,情不自禁的說道:“十二叔啊,我只是想請您來陪我聊聊天呀,并沒有想至你于死地呀!”
其他的藩王聽到湘王朱柏自焚的消息,心里一陣絕望,只能祈禱自己的好侄子不會對自己下手,可是事實(shí)并不會如他們所愿,不久之后宮中便有傳言,代王朱桂貪贓枉法,貪污了用于救災(zāi)的錢,朱允炆下令捉拿代王,逮捕之后便下令將代王送往成都,讓蜀王教育他,之后貶為庶人,押送回大同囚禁。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jīng)有四個藩王或死或被貶,令其他的叔叔們非常害怕,幾乎在同一時間,在云南的藩王也就是岷王朱楩又被指控蓄意謀反,建文帝用同樣的方法將其貶為庶人,發(fā)配在福建漳州。一年不到的時間內(nèi),五位藩王已經(jīng)被削,此時朝廷之上人心惶惶,每個大臣幾乎都與藩王們有些關(guān)系,不過還好,建文帝朱允炆只針對自己的叔叔們,對大臣們卻置若罔聞。
此時的朱棣在干什么呢?
遠(yuǎn)在北平的一座王爺府內(nèi),姚廣孝和朱棣仿佛在密謀著什么。
姚廣孝對朱棣說:“不得不反,如果反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jī),如若不反,則朱允炆會想盡辦法殺了你呀!”
朱棣聽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道:“道衍大師,你說的我也知道啊,可是師出無名啊,底下的將士不一定都聽我的,我們得找到一個好的由頭才行啊?!?br/>
姚廣孝說:“王爺說的有理,你看,今天朱允炆的所作所為都是被黃子澄和齊泰的妖言所致,我們只反奸臣,不反皇上,以靖難之名去殺奸臣!”
“好,就這樣訂了,但是在靖難之前我得去一趟南京,先去看看什么情形,再決定何時出征?!?br/>
“可是太祖去世后,專門留下遺詔,說各地藩王不用來京城參加葬禮,連葬禮都不允許參加,又怎么可能會同意隨便去金陵呢,我覺得這樣危險很大?!币V孝擔(dān)心地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朱棣意氣風(fēng)發(fā)。
“好,但是我們還得好好地計劃計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