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蘭看中了二七廣場那個店鋪,商都市的市中心,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最大的商圈。
那是個三間門面的小樓,屬于商都國棉三廠的資產(chǎn)……夏曉蘭覺得牙疼,國棉三廠就是朱放他媽的單位!
商都有六個國綿廠,紡織業(yè)在83年的商都是支柱性產(chǎn)業(yè),,“一條棉紡路,半部商都史”,六家國棉廠有數(shù)萬工人!紡織業(yè)發(fā)達(dá),伴生的就是服裝業(yè)發(fā)達(dá),商都的大小服裝廠不計其數(shù),夏曉蘭跑去羊城批發(fā)衣服,舍近求遠(yuǎn),也是因為商都本地服裝行業(yè)競爭激烈,必須靠新穎的款式取勝。
六個國棉廠效益最好的就是國棉三廠。
劉勇和夏曉蘭都最滿意的可以當(dāng)門面的三間小樓,就是商都國棉三廠的資產(chǎn)。
國棉三廠眼下效益好,一棟市中心的小樓就空在那里,真是財大氣粗。
“這好搞定不?”
劉勇還不知道夏曉蘭和丁愛珍的“恩怨”,但想要拿到這店鋪,本也不容易。這時候還沒房改,除了像于奶奶家那種極特殊的情況,所有住房都屬于公家,臨街的店鋪就更不用說,全捏在各單位和部門手里。能鉆空子從私人手里租到住房,想開店的話,你根本別想從私人手里租到臨街的店鋪。
那種住一樓的,把自家房子臨街那面鑿個門窗改成小鋪子也有,頂多開個早餐店……要賣服裝?便宜的地攤貨還差不多。
便宜的衣服,在商都遍地都是,夏曉蘭要去西一街開店,才是真的沒有競爭力。
二七廣場的店面太好了。
除了它屬于國棉三廠這點不好,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一樓的店鋪高度,都是最好的選擇。
夏曉蘭苦笑著把她和丁愛珍同志的恩怨講給劉勇聽:
“這房子我要出面的話,拿到手的可能性基本為零?!?br/> 丁愛珍在國棉三廠里只是個小領(lǐng)導(dǎo),把廠里的房子租出去這種事她不一定能做主,搞破壞么肯定有能力。
劉勇很生氣,“上趕著不是買賣,朱放那小伙子我也見過,說話挺客氣的,他家里面咋這樣?”
一邊又瞧不上曉蘭,一邊又覺得曉蘭不該和她兒子以外的人處對象,合著啥便宜都要被朱家占著,丁愛珍要不發(fā)話,夏曉蘭就像舊社會等待指婚的秀女一樣不能擅自嫁人?
夏曉蘭趕緊說自己當(dāng)場就報復(fù)回去,也沒給朱放他媽留臉:
“哪知道還能看上國棉三廠的房子……”
“知道就不抽她了?”
那咋能呢,照抽不誤。
不過現(xiàn)在有點麻煩,夏曉蘭相信是能解決的。就算不和丁愛珍翻臉,她也不可能走丁主任的門路去拿店面。為了防止丁愛珍搞破壞,夏曉蘭覺得自己不能出面,剩下的還有誰能去?劉芬根本不可能搞定這種事,李鳳梅嘴皮子比劉芬利索,讓她和大單位打交道也不行。
“我去?!?br/> 劉勇個子小小的,之前受傷讓他看起來更瘦,劉家殺得兩只豬,李鳳梅留下不少肉,見天燉著吃給劉勇補身體。劉家的餐桌上最近吃的太好,燉肉和炒豬肝輪著來,剛搬到租的房子里,家里天天飄出肉香,伙食規(guī)格就把左鄰右舍震住了,倒沒人欺負(fù)他們是農(nóng)村人——單位的宿舍,私人拿出去租是不對,住一塊兒的同事肯定要舉報,對外不能說租,只有咬死了和房主是親戚,一家人暫時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