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京,小區(qū),房間內(nèi)。
江城狀若瘋魔!
他以一個很奇怪的姿勢蹲在椅子上!
沒錯,不是用坐的,而是用蹲的。
從昨夜凌晨他醒來,一直到現(xiàn)在,都未曾休息。
他的眼睛里面已經(jīng)滿是血絲,嘴唇由于熬了不少夜變得蒼白。
整個人就是枯如槁木一般的狀態(tài)。
在清晨七點,世界剛剛蘇醒的時候,江城搭建好了最后一個承載裝置的零件!
可控核聚變,現(xiàn)在只差最后一步!
就是把隔絕輻射罐中的核材料取出放入裝置里面,等待穩(wěn)定。
如果成功!
那么核聚變將成為新的能源輸出,取代近乎絕大部分只能用別的資源做到的事情。
人類!將進入一個新的能源時代!
華夏將一躍成為真正的龍頭,傲視群雄!
再也不用擔心在資源方面被別人卡脖子!
很多人對于核聚變的能量利用沒有一個直觀的觀念。
鋼鐵俠應該都看過,那其中的方舟反應堆是最清奇的腦洞。
斯塔克可以憑借方舟反應堆來上天入地,使用源源不斷的能量。
而其中的原理并不是無法實現(xiàn)的,反應堆就是核聚變產(chǎn)生能量之后被戰(zhàn)衣利用。
江城大概構(gòu)思了一下,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給他一個支點便可以撬動地球。
若是給江城足夠的材料。
他甚至可以實現(xiàn)人造太陽。
這是多么宏偉科幻的事情,只能在電影里看到,如今卻因為新的科學技術(shù)而成為現(xiàn)實。
可以說,華夏文明的先進程度,就取決于能源利用的效率。
從火到核聚變,人類永遠是世界的先驅(qū)者。
江城還沒有想過,如果他制造的裝載裝置真的成功,那么足以被記錄在史冊上。
成為和歷代科學家一樣的偉人。
他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干咳的喉嚨,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
窗臺前,占據(jù)了一整張桌子的是泛著冷冷黝黑顏色的合金裝置。
終于······完成了??!
從鐘老打來電話,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這段日子里,他說是廢寢忘食也不為過!
熬一整個通宵,就琢磨一個細節(jié)的事也是常有。
因為科研就是要嚴謹嚴謹再嚴謹!容不得一點馬虎大意。
幾毫米的偏差,就有可能導致核聚變不可控!
如果不是系統(tǒng)給予的精密實踐支持,他自己一個人根本完不成這件事。
不,應該說整個華夏乃至整個世界。
沒有人能做到將承載裝置完成。
寂靜的清晨,上班族都才剛剛蘇醒。
小區(qū)外的早餐店霧氣蓬勃。
木桌子上的粥還冒著裊裊熱氣。
樓下體育器材上悠閑扭動脖子的大爺,忽然聽見一聲瘋狂的長嘯。
“我他媽終于成功了!!”
......
京都生物科技院辦公室里。
一輛低調(diào)的車停在院外。
陳老下了車,拄著拐杖緩步朝著科技樓走去。
他目光之中有不少猶豫。
但隨著步伐的邁動。
變得愈發(fā)堅定了。
陳時當然知道,自己的老友鐘英哲不知道這些天跳腳罵了多少次了。
他不是來主動討罵的。
近一個月來,陳老思來想去。
最終還是良心難安,不愿讓科研峰會的風暴僅讓老友一個人承受。
于是他和當局申報了身體已無大礙。
可以一起前往。
現(xiàn)在主要是來和老友負荊請罪的。
一進辦公室,打開門。
正在審閱文件的鐘英哲抬眼。
他看見來人的剎那,眼睛立馬就瞪得渾圓。
之后鼻孔里重重的“哼”了一聲。
繼續(xù)低頭看文件,權(quán)當視而不見。
由此可見鐘老是真的生氣了。
陳時有些尷尬的用拐杖杵了杵地面,踱步走動幾下。
這聲響讓鐘院士再次抬起眼來。
他自然是沒什么好話,往下摘了摘眼鏡,便說:
“呦,這不是陳大院長嗎?大駕光臨有什么事?”
“就別諷刺我了,老鐘······”
“哼,我哪敢刺你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