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云從杰克遜那里聽說到潘啟官潘振承的名字后,也花過心思打聽過他。
潘振承創(chuàng)建的同文行是十三行首商,也稱總商,曾經在貿易上大力支持新生的美國。因為潘振承智慧了得、富可敵國,且亦官亦商,洋人都對他頗為敬重,尊稱他為潘啟官。潘振承死前沒有留下遺囑,也沒有制定接班人。經過諸多推舉博弈后,潘氏家族選他的兒子潘有度接過衣缽。
潘有度頗有乃父之風,洋人便尊稱他為啟官二世。李逸云對同文行的了解僅限于此,不知道更多,便虛心請教孔帕尼。
孔帕尼學貫中西,尤其對中西方貿易和十三行的歷史極為精通。他說道:“在啟官二世繼承家業(yè)之前,他的父親啟官一世就多次想關閉同文行退出十三行。原因非常多。我慢慢跟你掰扯,或許對你經營同舟堂有幫助?!?br/> 李逸云端坐在椅子上,道:“洗耳恭聽?!?br/> 孔帕尼給自己倒了一杯紅茶,且加了牛奶,說道:“看你最近一直在調查越南國,便從越南開始說起吧。越南曾經南北分裂,后來西山朝和元朝先后當越南王。在西山朝和阮朝對峙的時候,西山朝的軍隊經常在海上搶劫,好幾次直接來搶十三行。十三行的很多生意受到嚴重影響,有的老板因此破產。你們的皇帝派兵抵御越南海盜,出兵需要錢。于是朝廷讓粵海關監(jiān)督找十三行要錢。”
李逸云一聽到打仗就頭痛,因為地方上肯定要想各個商家攤派捐錢任務。
孔帕尼道:“當時的粵海關監(jiān)督叫佶山。佶山是個大貪官,找這個機會找十三行勒索要錢。十三行非常不滿。那時候,我們東印度公司和同文行主要做絲綢的生意,為了方便貿易,有的絲綢就不過粵海關不交稅,但是佶山非常貪婪,一定要求繳稅,為此和啟官二世矛盾重重。后來你們首都北京附近的永定河發(fā)大水,災情不是很嚴重,但是朝廷要求十三行募集二十五萬兩的賑災款。其中啟官二世的同文行要負責五萬兩。佶山公報私仇,要啟官二世捐獻五十萬兩!否則就威脅讓同文行開不下去。啟官二世非常硬氣,沒有答應。佶山就找皇帝投訴,要求嚴懲啟官二世。”
李逸云頗為欣賞啟官二世潘有度,聽到這里忍不住說:“民不與官斗,潘有度恐怕要吃虧?!?br/> 孔帕尼笑道:“還好沒有,啟官二世和你們的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和廣東糧道的長官關系都非常好。有他們的支持,佶山不能拿啟官二世怎么樣?!?br/> 李逸云對廣東官場頗為了解,笑道:“潘有度和這些地方大員的關系如此好,恐怕是花了不少銀子?!?br/> 孔帕尼聳聳肩,道:“佶山恨潘有度入骨,在面見皇帝的時候撒謊。以前十三行每年花五萬五千兩白銀用來給皇帝進貢,現(xiàn)在佶山說十三行自愿把五萬五千兩升到十五萬兩,且十三行主動申請多加征收二百九十四種貨物稅,以示效忠朝廷?;实鄱枷嘈帕恕_@下,十三行被佶山擺了一道,吃了啞巴虧。這些殺雞取卵的政策讓十三行承受特別大的的壓力。壓力最大的是怡和行的老板,伍浩官?!?br/> 李逸云道:“看來伍浩官也是個官兒?!?br/> 孔帕尼道:“不錯。你們中國人叫他伍秉均,是現(xiàn)在首富伍秉鑒的哥哥。浩官這個稱呼是伍秉均、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的。伍國瑩去世之后,他的子孫繼承他這個名字。伍秉均當時和我們英國人做了一樁鐘表的買賣,被佶山污蔑為走私。佶山要伍浩官交六十萬兩的巨額罰款!伍秉均無力繳納,知道佶山是惡意報復,竟然活活氣死?!?br/> 李逸云默然,突然擔心自己日后也會被壓榨致死。
孔帕尼道:“后來伍秉鑒接手怡和行。兔死狐悲,啟官二世看到商人任人宰割,非??鄲?,心想不管多么富有也受官員欺壓,漸漸心生退意,不想干了。好在佶山在廣州沒待太長時間,被調離粵海關監(jiān)督的崗位。在他離開廣東時候,沒有一個廣東官員和廣東商人來給他送別!你們中國人講究人情往來,可見佶山毫無人情!不過,佶山雖然離開廣州,但是升官了,當了一個油水更多的官?!?br/> 李逸云對佶山這種人深惡痛絕,但是無可奈何,道:“我們也恨貪官,但是又不能得罪他們,還得討好他們?!?br/> 孔帕尼斟酌了一下語氣,道:“你們國家的貪官的確非常多,但是偶爾也有好官,不過好官沒什么好下場。”
李逸云苦笑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孔帕尼道:“還是說到越南國。乾隆皇帝時期,西山朝占領了越南,把以前朝廷封的越南王趕走了。乾隆皇帝非常生氣,派兵去攻打西山朝,但是打輸了。后來乾隆皇帝去世,嘉慶皇帝登基。西山朝看新皇帝好欺負,派海軍過來打中國,你們的海軍打不過他們。后來阮朝打贏了西山朝,西山朝的海軍才撤退。趁著兩國兵馬交戰(zhàn)的時候,你們中國的反抗力量天地會又活躍了。他們到處起義,想推翻國家政府?;实壑缓贸霰?zhèn)壓。這一出兵,又找十三行要錢。其中廣東廣西的天地會最多,兩廣總督就派兵過來鎮(zhèn)壓天地會?!?br/> 聽到天地會,李逸云心中一凜。前幾年在京城的時候,林則徐大人就提醒過他,說廣東有許多天地會的反賊。當時他還不相信,如今才知道林則徐所言非虛。
孔帕尼繼續(xù)說:“這個兩廣總督叫愛新覺羅·吉慶,是王室的貴族。吉慶成功鎮(zhèn)壓了一次廣東起義,但是他離開后沒多久,又有反賊制造暴亂。廣東巡撫珊圖禮和吉慶不合,于是給嘉慶皇帝寫信,說吉慶濫殺無辜,故意放跑反賊頭子,養(yǎng)寇自重。嘉慶皇帝很生氣,將吉慶撤職查辦,讓珊圖禮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