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后,孟益部的前鋒營只看到還未燒成灰燼的破壁殘垣。
在稍微搜索后,確定周圍沒有潛伏的偵騎后,前鋒營繼續(xù)向前開拔,并將這里的情況向孟益部匯報。
等到孟益率領(lǐng)中軍大營趕到這里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快要落下。
眼看應(yīng)無法行軍,孟益直接在這片燒成白地的廢墟上開始扎營。
如果有的選擇,孟益并不會選擇這片被公孫瓚駐扎過的地方來扎營。
但根據(jù)偵騎匯報,方圓十公里找不到比這里更加適合扎營的地方,再加上天色漸晚,大軍行軍難度太大。
不得已,孟益只能命令大軍原地扎營。
不放心的孟益派人將這里掘地三尺后,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才放心的入駐大營。
其實原本嚴綱計劃著給孟益留下點“小禮物”,卻被公孫瓚嚴詞拒絕了,否則孟益這時候恐怕還得繼續(xù)行軍數(shù)十里才能找到下一片駐扎區(qū)域。
作為公孫瓚的下屬,嚴綱倒也不好違逆公孫瓚的意思給孟益留下這些禮物,畢竟孟益當初對他們所做的事情,他可一直銘記于心。
只不過現(xiàn)在還不是報復的時候。
況且陳子重已經(jīng)跟他提前透過底。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再過幾天,都不需要他親自動手,孟益自己就會乖乖送上門來。
雖然不知道陳子重打的是什么主意。
但陳子重目前還沒有失手過,所以他被公孫瓚拒絕后并沒有放在心上。
嚴綱沿著公孫瓚留下的記號一路急行軍,得虧公孫瓚給他留下了不少戰(zhàn)馬。
雖然沒有輜重車的拖累,但嚴綱行軍速度其實并不快,只是剛好與孟益部保持著一定距離。
否則早就被孟益?zhèn)沈T給發(fā)現(xiàn)了。
但就算這樣,嚴綱還是在天黑時分沿途回到了公孫瓚大營。
這個夜晚出奇的安靜。
除了夜晚巡邏的將士,大營內(nèi)外幾乎沒有發(fā)出任何動靜。
就連一直熬夜處理政務(wù)的公孫瓚都早早的睡去。
翌日。
孟益部與公孫瓚部幾乎選擇在同一時刻向著彼此方向派出了偵騎。
以至于雙方的偵騎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在一個無名山丘處遭遇。
如果不是孟益部偵騎反應(yīng)及時的話,恐怕他死在了公孫瓚偵騎的箭下。
因為他們竟然被公孫瓚的斥候給摸到了數(shù)百步范圍內(nèi)。
要知道這個距離,他們隨時可以發(fā)起沖鋒。
到時候哪怕他們反應(yīng)及時擊殺數(shù)人,但他們的最終結(jié)果卻不會有任何改變。
不過公孫瓚偵騎并沒有為難他們,在確認他們的身份牌后。
直接將他們禮送出五里外。
這個行為的意思直接明了,這個距離就是雙方偵騎的警戒線。
如果他們偷偷摸摸越過這條線進入警戒范圍。
再次遭遇的話,他們就不會這么客氣了。
很明顯孟益部的斥候也是識趣的人,直接抱團向著肥如方向快速前進。
作為一個合格的斥候,必須要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
既然無法探查公孫瓚部的具體消息,那么探查張純部的消息也是一樣的。
但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公孫瓚斥候們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正在冷笑。
如果張純的精銳斥候真的讓他們接近肥如城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要知道就連他們都很難突破張純斥候營組成的防線。
換做是孟益部這些整天在城內(nèi)混吃等死的家伙,別說靠近肥如城偵察,恐怕他們都不一定能夠活著突破第一道偵騎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