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薇說:“那我們得等到什么時候!”
李思明說:“快啦!最可怕的對手都讓你們給熬死了,再把這個只比死人多一口氣的政權(quán)給熬死,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宋雨薇眼睛一亮:貌似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就說過慈禧和光緒活不到明年春天,當時她還以為他在信口胡謅,沒想到居然讓他預言成真了。他一再強調(diào)清政權(quán)撐不了幾年了,萬一也是真的呢?
這樣一想,她還真得感謝李思明昨天一口拒絕了她動民團搞事,聲援安慶起義的要求。誰能想到安慶起義一天之內(nèi)就給鎮(zhèn)壓下去了?實在是太快了,快到各地的新軍中的同盟會會員壓根就來不及采取行動啊,要是李思明聽了她的話,讓民團行動起來,那才真的是壞菜了!
她深深呼吸,將那些低落的情緒通通拋開,問李思明:“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做?”
李思明說:“盡量多招納流民,把鹽城和淮安開發(fā)好?!敝赶蚰切┱陧斨鴦C烈的寒風訓練的民團,“給我兩年時間,最多兩年,我就能打造出一個強大的軍團,把你一路送進北京紫禁城。”
宋雨薇看著幾千名大聲吼著番號進行操練的士兵,用力點了一下頭。
李思明一口氣組建了四個團的民團……
好吧,鹽城和淮安都是人煙稀少,尤其是鹽城,走幾十里都不見一個村莊,在這種地方他別說一口氣組建四個民團,只要他有這個能耐,組建四個師,估計也不大可能有人知道。四個民團有三個是步兵團,每個2500人,還有個騎兵團,共800人————其實按這兵力規(guī)模,這應該叫騎兵旅了。這么多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接受訓練,所以現(xiàn)在接受訓練的是以大別山和黃山棚民為主體組建起來的第1團和騎兵團。
騎兵團的騎兵都是從山東、淮西那邊招募的,這兩處千年以來一直都有養(yǎng)馬,養(yǎng)好馬的傳統(tǒng),山東響馬什么的就不用說了,山東特產(chǎn)。淮西那邊也不遑多讓,從唐代開始淮河流域就有不少官營養(yǎng)馬場,一直到清代都還在辦,養(yǎng)了這么多年的馬,淮西男兒自然也練就了一身好騎術(shù),他們可以沒地方住,但不能沒有一匹馬。這地方的人出了名的剽悍,打個水架都能騎馬對沖,就問你怕不怕。鹽城、淮安大墾荒,很多桀驁不馴的家伙也牽著馬帶著祖?zhèn)鞯鸟R刀興沖沖的跑了過來,說什么也要圈一塊地過上好日子。李思明來者不拒,經(jīng)過考核,體格和騎術(shù)都出色的,通通編入騎兵團。編入騎兵團的好處就是負責耕作的土地比別人少了一半,只需要種二十畝田就行了,但待遇卻要好很多,除了每個月一兩銀子的工錢之外還能拿到四十斤米面的補貼,都是只存放了一年的米面,非常干凈,一粒砂子都沒有的那種。除此之外他們每個月還能領(lǐng)到一定數(shù)量的馬料、鹽、糖、烈酒。別誤會,鹽、糖、烈酒都是用來喂馬的。沒錯,他們在種地之余還得照料好部隊配發(fā)給他們的戰(zhàn)馬。戰(zhàn)馬每個月都要牽到獸醫(yī)站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沒有照料好,掉膘了,或者受傷了,就等著挨鞭子好了。病了又沒及時找獸醫(yī),同樣要挨鞭子,軍紀不是開玩笑的。
現(xiàn)在這些膽大包天、腦生反骨的家伙還不能騎部隊分配給他們的好馬,他們跟普通士兵一樣苦哈哈的站隊列、走正步。他們還有一項艱苦的訓練,就是每天拿著沒有開鋒的馬刀劈砍木樁八百次,風雨無阻。這項訓練主要是鍛煉他們的臂力,騎兵近身肉搏的話最常用的招數(shù)就是砍劈,所以臂力非常重要,沒有強大的臂力根本就發(fā)揮不出馬刀的威力。
所以……
慢慢砍吧,騷年!
步兵的訓練則要簡單一些。每天走隊列、組方陣是必須的,跑步也一樣。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學習怎樣保養(yǎng)槍械,怎樣瞄準,怎樣打排槍,怎么用一把小鍬在十幾分鐘內(nèi)挖一個單兵坑,怎么投彈……對,除了射擊之外他們還有一項訓練,那就是投彈。練習彈是一截削成木柄手榴彈形狀的木頭,彈體那一頭包著鐵皮,份量跟手榴彈是一個樣的,大家就按著李思明教的投擲技巧使勁投出去,投得遠的有獎勵。不光是投得遠就算了,還得學會蹲著投,趴著投,躲在單兵坑里投,躲在戰(zhàn)壕里投,躲在墻角后面投……在姿勢規(guī)范的前提下投得越遠越好,越準越好。此外還有拼刺刀訓練,一招一式都是李思明教的,招數(shù)不多,半天就全教完了,但每一招都極為狠辣,挨上一下不死也是重傷!這個同樣每天都要練,而且李思明還會隨機抽一些人,一對一的對練,贏的有獎勵??赡苁嵌咎L太無聊,那些家伙又是出了名的好斗,一來二去也上癮了,隔三差五就擺擂臺,擂臺規(guī)則跟維京人的單挑差不多,覺得自己不含糊的就上去,向?qū)κ痔魬?zhàn),受到挑戰(zhàn)的只能迎戰(zhàn),不能拒絕,拒絕者必然會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