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應該北伐,但不該先打洛陽?!?br/>
聽到王莽提議后,徐宣搖頭反對:“如今各路帝王,以魏最強,去年第五倫在河北時,就派人從武關(guān)、伊闕試探,都沒能打進去,如今已拿下幽冀,兵強馬壯,更不好打?!?br/>
在徐宣看來,倒不如先撿軟柿子捏,將梁漢殘余消滅殆盡,橫掃兗州。若能往北,和平原郡的赤眉別部城頭子路聯(lián)絡上,鼓動銅馬殘部加入赤眉,繼續(xù)向青州進軍也不在話下。
“赤眉老兵多是齊地人,都愿意回鄉(xiāng)。”
王莽極力反對:“樊公難道忘了當初成昌之戰(zhàn)后,回家的教訓了?”
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怪怪的,那時候若非樊崇錯過了振臂一呼引領(lǐng)天下反莽勢力的機會,恐怕就會一路向西打入關(guān)中,趕在第五倫前斬得“王莽頭”。
王莽打洛陽,不止是出于“奪取天下之中”,趕在他“七十三”大限到來前公布身份,交待后事,禪讓給新天子的政治目的,亦不是想報私仇,而是出于“公憤”!
“樊公帶著赤眉轉(zhuǎn)戰(zhàn)諸州,是為了什么?”
王莽反問起樊崇來:“難道不是為了讓數(shù)十萬兄弟姊妹,能擁有一片樂土?!?br/>
正是這份樸素的情感,讓樊崇竟能抵御住帝位的誘惑,力排眾議,將赤眉帶上了一條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但天下帝王皆仇視赤眉?!?br/>
王莽說的是大實話,赤眉軍太與眾不同了,他們沒有盟友,也沒有和談退步的可能。不管南陽還是河北、五陵,豪強著姓視為如仇寇,為了對這個“無君無父”的勢力圍剿,一切勢力,第五倫和劉秀、公孫述和張步,復漢派和覆漢派,都會不約而同聯(lián)合起來。
王莽道出了赤眉唯一的選擇:“對赤眉軍而言,要么橫掃天下,盡滅魏蜀吳齊,要么就放下兵刃,甘心為其屠滅?!?br/>
“正因為第五倫最強,才務必將其擊垮!”
而且第五倫善于抓機會,赤眉將兵力投在青州時,第五倫從河北、洛陽東進擊赤眉之背該怎么辦?沒有人比王莽更懂小五倫的背刺,有此子在側(cè),你還放得下心去打別家?聽說第五倫正滯留隴右,主力無法東調(diào),這是難得的良機啊。
樊崇是傾向于王莽提議的。
“赤眉軍從來就不怕強敵。”樊巨人如是說。
新朝十萬大軍東征,不可一世,赤眉破之。
綠漢、梁漢都曾一度成為中原“正統(tǒng)”,想讓四方來朝,赤眉滅之。
別人欺軟怕硬,但赤眉就是專挑最強的打!現(xiàn)在也該輪到魏倫了。
而最重要的是,中原凋敝,方圓千里之內(nèi),能養(yǎng)活赤眉數(shù)十萬兵馬的糧食,只有一處:魏軍馬援部控制下的敖倉!
河內(nèi)、魏郡的糧食囤積在那,讓馬援能夠從容練兵,他的防區(qū)西起洛陽,東到陳留、東郡濮陽。洛陽不好攻,但后兩處卻是無險可守的大平原,正適合赤眉打擅長的大規(guī)模運動戰(zhàn)。
話說到這份上,徐宣知道無法阻止樊崇,只憂心地說道:“一旦與第五倫開戰(zhàn),恐怕曠日持久,我唯恐南方的楚,東邊的齊,東南之吳王秀,都會趁機襲擾?!?br/>
樊崇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一揮手道:“那就各方同時開打,不給他們機會!”
聽起來瘋狂,實際卻是無奈之舉:除了駐扎南陽、汝南的人尚能靠當?shù)厍锸展雇?,其余四十個萬人營,分駐各郡,都面臨糧食緊缺的困境。
樊崇要真蠢到把四十萬人千里迢迢調(diào)集到一塊挨餓,那赤眉也維持不到今天。
可讓他們在原地等著餓死也不是辦法,還是得分散掠食。
樊崇道:“三公逄(páng)安駐沛郡,手下十個萬人營,向東南,進攻吳王秀的彭城和臨淮,逄安老早就說想去嘗嘗淮南稻米,讓他去!”
“四公謝祿駐梁地,也有十個萬人營,就按照驕耭(徐宣)的辦法,向北橫掃兗州,將張步的兵打回青州去,爭取和城頭子路匯合,順便也替我進攻東郡濮陽?!?br/>
那是馬援防區(qū)的最東端,戰(zhàn)爭將從濮陽開始。
一旦馬援調(diào)兵東援,身在淮陽的樊崇,將會迅速北上,截斷退路,與之在陳留決戰(zhàn)!
只要打掉馬援的主力,赤眉在潁川的“五公”楊音還有十個萬人營,配合樊崇,足以端掉洛陽。
二公徐宣不以作戰(zhàn)著稱,便留守豫州的各處地盤,主要防備武關(guān)岑彭、襄陽鄧奉,別被他們抄了老家。
就此決策后,樊崇一手握著徐宣,另一手扶著王莽:“老樊不懂如何治國理政,只能打仗,打下了江山,還得靠驕耭和田翁來籌劃?!?br/>
“既然井田廢奴在兩郡能大成,放到全天下應該也能。”
樊崇滿懷憧憬:“真希望,能早日看到那歌謠里的‘樂土’!”
徐宣頷首,王莽也頗受感動,只遺憾自己為何未能早點認識這個坦蕩蕩的“反賊”。
今日赤眉在陳縣為未來定策,真像極了兩百多年前,陳勝吳廣入陳稱王,而后決定滅秦的那一幕,也是兵分數(shù)路。
只可惜那是張楚的極盛,也是由盛轉(zhuǎn)衰的開始。
而赤眉軍,又將走向何方?
樊崇不知道,他一向是看不清前路,只能盲動摸索前行的。
徐宣也不清楚,他才干有限,粗通文墨而已,一直想循著前朝的路子走,樊崇當劉邦,他做曹參,開創(chuàng)一個王朝,看既然樊巨人不愿如此,那將事情掰開說清楚后,徐宣也愿意跟在他背后,再往前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