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帶來的沖擊持續(xù)了不短的時間。
可是作為主角的天賜,對此并不在意。
他早已經(jīng)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區(qū),跟于正蘇冰聊的火熱。
“天賜你剛才的那招,我以前聽說過,是源氣外放的一種手段。沒想到你竟然會!真是太厲害了!這樣一來,你的武士刀就可以近攻遠攻兼顧了。”
蘇冰興奮的拉著天賜嘰嘰喳喳的說著。
于正也沒有吝嗇夸贊的話語,對于源氣外放他也是有所涉獵的。
不過他沒有達到天賜這種程度,他只是能夠使包裹著武器的源氣延伸出去一段距離而已。
“這種攻擊方式我也是最近才剛剛掌握的。并沒有你們說的那么玄乎。它也是有很多的缺陷的?!?br/>
天賜總結道。
對于剛才自己的表現(xiàn),他并沒有感到十分的滿意。
“首先,這種源氣攻擊,比正常的源氣攻擊和防御都更加耗費源氣。因為源氣已經(jīng)被分離出去了,所以每次使用,都對自身的源氣有不小的消耗?!?br/>
“其次,我剛才攻擊出去的源氣,其實很粗糙。我感覺其實可以使那部分用作攻擊的源氣更加的鋒利。”
“因為剛才攻擊出去的源氣十分粗糙,所以裴讓在死的時候才會發(fā)出那種撕扯破布一樣的聲音。若是能夠使源氣變得鋒利,那么我想甚至可以做到殺人不見血的效果!”
天賜明顯是對于這種攻擊方式做過一定的研究的。
他的觀點讓旁邊傾聽的蘇冰和于正都覺得耳目一新。
“源氣的可塑性么?這的確是一種發(fā)展的方向。”蘇冰若有所思的說道。
普通的人仙境高手,源氣的運用基本上都是直接用之包裹自己的身體或者武器進行攻擊防御。
若是這包裹身體或者武器的源氣可以變更形態(tài),使之更加的鋒利,更加的厚重,那可定可以提升一定的威力。
這個道理似乎并不是多么難以理解。
不過真的要做到,卻并不像是說說那么簡單。
因為源氣的塑形需要一定的源氣密度作為基礎。
密度大了之后,形成的源氣形態(tài)才可能會提升威力。
如果用稀疏的源氣塑形,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用處。
天賜能夠做到這些,是因為他不但擁有龐大的源氣基數(shù),還有用一副變態(tài)的身體。
經(jīng)過他的身體吸收提煉的源氣,其精純凝練的程度遠勝常人。
所以他沒有經(jīng)過太多的試驗,就成功的運用出了這種源氣發(fā)射出去的攻擊方式。
換做是蘇冰和于正,估計他們需要經(jīng)過很長的源氣提煉和練習之后才能夠有所成就。
對于這些天賜并沒有明說,他只是給二人提供了一個發(fā)展的方向。
至于他們能不能在此之上有所建樹,那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了。
隨著一場一場的比賽進行,十二強的名單逐漸的增多。
火神幫另一個參賽者王旭遠成功的擊敗了一個司令軍的選手,也成為了十二強。
雖然他也是慘勝,但終究是勝了。
至此,司令軍、火神幫、城衛(wèi)軍都各自持有了兩個十二強的名額。
成為了這次奪冠的三大熱門勢力。
原本奪冠的熱門三大家族的選手,經(jīng)過兩輪的淘汰,竟然只是各自剩下了一個人而已。
這不得不說此次環(huán)宇城大比還真是出乎了太多人的預料。
城衛(wèi)軍和火神幫這兩匹黑馬,讓所有的人都見識到了比賽的不確定性。
在這個擂臺上,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發(fā)生的!
第二輪的比賽就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之下結束了。
最終決出的十二強,除了司令軍、火神幫、城衛(wèi)軍各占了兩個名額之外。
段家、呂家、趙家各自拿到了一個名額。
剩下的三個名額被其余的十個勢力瓜分了。
想想也是怪可憐的。
五幫六派里面已經(jīng)有七個勢力全軍覆沒了。
十二強的挑戰(zhàn)賽之前,依舊有三天的休息調整時間。
所以,大家都開始退場了。
另天賜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勢力的高層比賽之后,紛紛過來跟他攀談交流。
在見識過天賜的戰(zhàn)斗力之后,他們都想過來多少攀點關系。
就算攀不上關系,混個臉熟也是好的。
指不定哪天有求于人呢?
別人都是笑臉相迎,天賜也不好表現(xiàn)的太過,都是搭了幾句應付過去。
好歹的對付完了這些勢力的高層,天賜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