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城第一中學,他當然聽說過,不僅僅前世聽說過,就連這一世,他也聽人提及過。
至于這人是誰嘛?
呵呵......
沒錯!
賀云其實是聽高云燕在信中提及的。
原來,她曾經(jīng)在寫給賀云的信中,多次提過她就在銀城市第一中學上學,而今年已經(jīng)是她第三年參加高考了。
然而,賀云雖然知道她在銀城第一中學上學,可銀城第一中學,他卻并沒有去過,更不知道這所學校具體的位置。
“小賀,咋了?這有什么奇怪的嗎?銀城第一中學已經(jīng)建校很多年了,一直都在咱們學校旁邊,甚至連咱們學校還未搬遷到這個新校區(qū)時,就已經(jīng)存在了!”這時候,門衛(wèi)大爺見賀云面露驚色,不由解釋了一句。
“沒.....沒什么,張大爺,我先去瞧瞧,待會回來再和您聊!”賀云笑了笑,回了一句,便走出了門衛(wèi)室。
而就在這時,門外大爺卻追了出來,對著賀云叮囑道:“小賀,記得別回來晚了,學校有規(guī)定,在校學生不得在外露宿!”
“知道了!張大爺,我會在天黑之前回來的!”賀云應(yīng)了一聲,便徑直朝著東邊街道走去。
他沿著銀城師范學校的圍墻,朝東走了大概兩百米,果然看到了一段緊挨著銀城師范學校圍墻的老舊圍墻,他再次沿著老舊圍墻走了一百多米,就看到了一個校門。
校門并不大,中間的鐵門此刻正緊閉著,左右兩旁還各有一間小屋子,應(yīng)該是門衛(wèi)室。
他仔細打量了一眼校門,發(fā)現(xiàn)在鐵門左側(cè)磚柱上,掛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寫著“銀城第一中學”六個大字。
“還真是銀城第一中學,沒想到還真在銀城師范學校隔壁!”賀云小聲呢喃了一句,本想即刻上前的,但隨后他又不禁猶豫了起來。
“現(xiàn)在好像是上課時間?我這樣進去找她會不會太唐突了.......?”
就當賀云猶豫不決暗自嘀咕時,忽然,門衛(wèi)室內(nèi)走出來一人。
來人打扮上跟張大爺很像,一看就是當下每所學校當中的必備門衛(wèi)大爺。
果然,大爺一開口,賀云就很快判斷出大爺身份了。
“小伙子,你找誰呀?我看你站在門口可有一會了?”門衛(wèi)大爺上下打量了賀云一眼,不由警惕的問了一句。
賀云見門衛(wèi)大爺明顯有些警惕,便趕緊笑了笑,解釋道:“大爺,我是來找......”
賀云剛想說自己是來找高云燕的,卻忽然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自己好像不知道高云燕具體是哪個班級的?
“這下遭了”。
此時此刻,賀云愣住了。
氣氛也瞬間變得怪異起來。
而幾乎同時,他立刻就見門衛(wèi)大爺高度緊張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賀云趕忙再次解釋道:“大爺,我.....我其實是隔壁銀城師范學校進修班的學生,您看,這是我的介紹信,我不是壞人!真的!不信您看看!”
說著,賀云趕緊從口袋當中掏出了隨身攜帶的介紹信。
說真的,對于介紹信這種東西,在當下,賀云不得不隨身攜帶著,因為此時的介紹信就相當于身份證。
順便提一句,雖然在1984年,國家就正式發(fā)文,會發(fā)放第一代身份證,可是直到1985年,居民身份證制度才最終被確立了下來。
而且,在此之前,身份證幾乎都是手寫的,并且數(shù)量極少,只在少許地方試點,在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是看不到的。
后來,大概在1987年至1990年這段時間內(nèi),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才逐漸普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