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華夏國的書店里,賣得最好的,不是小說,不是童話,不是散文,而是所謂的“成功學”。
當然,后來大家都知道了,這些“成功學”,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都是沒用的心靈雞湯,都是用一些無法復(fù)制的孤例來證明一些很奇怪的理論。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個世界絕不是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喊幾聲“我要成功”、“我是最棒的”、“今天的我,是個不一樣的我”……就能真正成功的。
然而,包括林歆的父母親在內(nèi),當時的很多人,都認為,這種書對自己,是有幫助的。
那個時候,林歆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網(wǎng)絡(luò)。除了教輔書籍和有限的童話故事之外,她的閱讀,沒有任何選擇。父母買什么,她就只能看什么。
換言之,父母買了多少這一類的書籍,林歆也就跟著看了多少。
與父親不同的是,林歆從一開始,就不相信“看書能夠成功”——這要得益于林歆曾經(jīng)有位背下一整本數(shù)學書,但考試的時候卻依然不會做題,連著三個學期期末考試不及格的小學同學——對她來說,“成功學”里的那些大道理,都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倒是書里的一些實際操作手段,可以當成故事來看,也可以……現(xiàn)在用上。
比方說,這些年開始流行,火得不得了的思維導圖。
又比方說,被那些書中吹得神乎其神、也是林歆正在準備使用的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需要先列明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這四大項。然后,把重要的,緊急的優(yōu)先排列出來——在林歆的記憶里,swot分析法到這里,就差不多結(jié)束了。剩下的,就是按照“發(fā)揮優(yōu)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的原則,來制定計劃。
因為林歆要解決的,是假想中的“航班取消”。在她看來,這就像一支股票連續(xù)拋出十個利空的壞消息,劣勢和威脅這兩塊,可以列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幾乎看不到優(yōu)勢和機會。
但福兮禍之倚,任何一個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
坐在候機大廳的冷板凳上,林歆冥思苦想著。
好半天,她才寫下了第一條優(yōu)勢:社員們并不重視此次采風。
是的,不重視。
田老師和林歆關(guān)于這次采風的對話,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月。但林歆依然記得,自己當時對田老師這個建議的理解。
文學社的社員們,會在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以后”,因為對這場采風的回憶,而記住文學社,記住林歆這個社長。然而,“以后”兩個字,就說明了一切。
沒錯,這次采風,是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以后”做鋪墊;換成武俠小說,就相當于被反角滅門的男主角林平之,立下志愿要去復(fù)仇——復(fù)仇就是那個“以后”,而現(xiàn)在讓男主角去練功,就是鋪墊。
至于他練的是辟邪劍法,還是華山劍法,那還真不是很重要,反正鋪墊他練了啥,最后讓他用這門手藝復(fù)仇成功就行。金大俠選擇了讓他練辟邪劍法,是因為劇情需要,且有沖突;但事實上,林平之要是真把華山劍法、紫霞神功什么的練到家,殺個區(qū)區(qū)余滄海,同樣是沒有任何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