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準點到站,廣粵火車站站外,林歆揮手與一路相伴的男孩告別,終于踏上了這片土地。
雖然在之前糾結(jié)猶豫的時候,她也曾想過很多次這樣的場景;但當真正來到了這個城市,林歆卻感覺如夢如幻,就像在小說里一樣,有種虛構(gòu)般的不真實。
然而,這個城市用一場雨,給了她一個下馬威。
在林歆的生命里,冬天從來只會下雪,下雨這種事情幾乎沒有。但這個城市不一樣,不但瀝瀝地下著小雨,還不時的電閃雷鳴。
寫出“冬雷震震,乃敢與君絕”這句詩的人,一定從未來過南方,林歆苦中作樂地想著。
雨下了一小會就停了,林歆這才打了一個電話,再又吃力地拖著兩個行李箱走到停車場。
田老師早上有課,但程董事長兼校長做事極為細膩,昨天她一直到林歆買好車票、又找快遞寄出電腦之后,才掛斷電話,兩人說好了,今天一早,她就會派出司機和秘書接站,還把秘書的電話留給了林歆。
緊接著,林歆就吃到了這城市的另一個苦頭。
熱,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
雖然雨停之后,天依然是陰沉沉的,并沒有太陽;而且林歆也早有準備地,在動車上就把衣服脫掉了一些;但她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里,并沒有包含“冬天在室外可以穿短袖短褲”這一條。
但司機和秘書都以為她是因為那場雨而加的外套,也沒有看到長褲內(nèi)的秋褲。他們只是建議林歆在車里換裝,并沒有用上滬人民看外地人那種“你們都是鄉(xiāng)巴佬”的眼神看待林歆——
這也是她唯一值得慶幸的事了。
換完裝后,林歆才覺得自己算是從蒸籠里爬了出來;而就在秘書一路“你怎么這么白”的艷羨之下,車在早高峰的市區(qū)里開了三個多小時,才算是到了程氏私立中學。
程董事長兼校長,和上完了課的田老師一塊,親切地接見了她。
其實,在待遇方面,該說的昨天都說過了,今天大家要商議的,無非就是如何兌現(xiàn)。
住處好安排,這是一所貴族中學,硬件是絕對不缺的,建校之初,就把宿舍樓建得氣派無比——然而家中非富即貴的學生們,通常都會選擇走讀,所以林歆可以任選一間單人公寓,水電齊全,光纖上網(wǎng)。
所有費用全免,每月還有一千五的助學金,田老師說了,只要林歆正常發(fā)揮,以她的成績,每個月還能拿到兩千塊的獎學金……在疊源市,很多招工的廣告里,十年工作經(jīng)驗的熟手們,大概也就是這個行情了。
田老師在這里,是直接帶高三的兩個尖子班,還以副校長的身份兼任高三的年級組長,所以林歆一時半會和他不會有太多交集;但程田二人,還是很細致地幫林歆做了一個學習計劃,或者說時間規(guī)劃。
五點半起床,洗漱后背單詞和課文;六點半寫一個小時的字;七點半去食堂吃早餐,八點上課到十二點半;課間操可以不做,下課以后的時間,都用來把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