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顯聰聊完,莊嚴覺得在去教導隊這件事上,有戲!
自己班長既然說了,那就肯定會做到。
何況莊嚴也看出來了,一班長尹顯聰和三班長陳清明之間并不像看起來那么和諧。
在選人去教導大隊這件事上,尹顯聰不可能甘心只看著三班的人去,而自己的班里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這可不是莊嚴瞎猜的。
尹顯聰和陳清明之間的矛盾,源于帶兵的方式。
由于今年底要迎接總部考核,所以團里也在組織基層軍官集訓,戴德漢經(jīng)常要往團里跑,而尹顯聰則因為考軍校將重點放在了文化課補習上,排里的工作一向由陳清明主持。
作為第三年老兵,陳清明心里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尹顯聰考軍校,按照目前的形勢看,考取的可能性極大。
如果尹顯聰被軍校錄取后離開一排去上學,以二班長牛大力的組織能力肯定不足以成為一排班長中的主心骨,所以一向腦瓜子靈活的陳清明就是升任一班長的最佳人選。
每個排的排頭班的班長職務都是本排能力最優(yōu)秀、資歷最老的士兵擔任。
例如一排的一班,二排的四班,三排的七班,以此類推。
在戰(zhàn)時,如果排長陣亡,那么一班長就自動升級為排長。
這就是一種俗成約定。
因此,雖然尹顯聰和陳清明都是班長,可是一班長和三班長的職務上是有所分別的。
陳清明現(xiàn)在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他想在部隊里干下去,可是轉(zhuǎn)個志愿兵什么的又沒指標,非技術(shù)性兵種難度上也大,何況轉(zhuǎn)志愿兵又非他所愿。
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干。
按照1師的規(guī)定,第三年兵如果有三等功在身,那么留隊一年之后可以優(yōu)先照顧一個三等功,兩個三等功后,就可以向師里打報告申請?zhí)岣伞?br/> 不過,這個提干指標絕對不是白來的。
就算你是個八面玲瓏的主兒,就算你和連隊干部的關系很好,但至少你也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陳清明的軍事雖說不錯,可是距離尖子水平還欠那么點火候,幾年來根本沒在全師軍事大比武上拿過名次和獎牌,到了第三年依然一身空空,還沒拿到三等功。
既然自身軍事上沒有能耐,那就在帶兵上下功夫。
班長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帶兵,你自己不行,但是帶出來的兵嗷嗷叫,那也行。
如今,陳清明指望的就是將三班的兵帶好,在營里團里的考核上都拿到名次,等尹顯聰考上軍校后,就可以主持排里的工作,這樣更容易出成績。
現(xiàn)在三班的兵都是連里故意傾斜的,清一水是素質(zhì)比較好的苗子。
按理說,只要下點兒功夫,陳清明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并非什么難事。
也許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自從新兵提前下連之后,陳清明的訓練方式變得有些用力過猛。
比如夜里來七八次緊急集合,然后讓新兵們背著背包在訓練場上爬戰(zhàn)術(shù);或者中午讓新兵在板凳上站軍姿,自己在床上倒頭睡覺;又或者讓被罰的新兵到副業(yè)地里的化糞池上做俯臥撐,手撐著一頭,腳蹬著一頭,下面就是臭氣熏天的大糞。
莊嚴對這些訓練方式最為反感,他想不出在化糞池上做俯臥撐對于提高體能有什么特別的幫助,說白了就是整人,然而多數(shù)新兵非常老實,敢怒卻不敢言。
一班長尹顯聰和三班長陳清明之間的矛盾,也是莊嚴在無意中聽到的。
那天晚上他洗澡晚了回排房,路過戴德漢的單間時候居然聽見里面隱約傳出了爭吵聲。
八連的排房也是老式的平房,一個排有一個大排房和一個小單間,大排房里住的是兵,小單間里住的是排長。
排長的單間緊挨著士兵的排房,只有幾個平方大小,平時也方便排長戴德漢和幾個班長在里頭開一些閉門會議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