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靖難之初,曾與姚廣孝等文臣,擬定了一個“文職女干臣”的誅殺名單。
右侍中黃觀名列第六,在此番靖難大軍入南京城之后,黃觀的那些親族,早就已經(jīng)被朱棣的靖難兵卒給抓了起來。
所以,聽到紀(jì)綱的解釋之后,朱棣立馬皺起了眉頭。
“殿下,這黃耀與黃觀之間已經(jīng)出了九族,所以……”一見朱棣皺眉頭,紀(jì)綱著心里就膽顫啊,他可不像平白無故地挨頓板子。
看朱棣的表情,朱松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搶先一步,對黃耀道:“原來是黃大人,本王很好奇,黃大人為何會有如此感慨?”
那黃耀道:“本官是在笑這些媚上之臣,這些所謂的忠臣,為了自己的命運前途,竟然連面皮都不要了,真是我大明朝官員的恥辱??!”
黃耀的話音剛剛落地,大殿中方才跪地請朱棣登基稱帝的那些大臣們,臉色全都變得很難看,似是羞愧,更多的卻是惱怒。
“何為媚上之臣?”朱松淡淡地看著黃耀,道:“而今天子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四皇兄呼聲最高,民心向背,為何不可登上帝位?”
“若天子駕崩,當(dāng)扶其子,子若亡當(dāng)扶其弟,弟若亡,當(dāng)扶其弟子……何用燕王越俎代庖?”黃耀嘴角帶著冷笑,毫不避諱地指責(zé)。
好一個帝位繼承的理論,這個黃耀看來也不是一個草包。
朱松冷笑了起來,聲音尖銳:“若按照黃大人的理論,本王是不是可否這樣理解:
當(dāng)年先皇駕崩之時,太子哥早薨,是以這皇位便落在了本王那侄兒允文的身上。按照黃大人方才的理論,既然當(dāng)今圣上駕崩,帝位自然就落到了二皇兄的身上,奈何二皇兄、三皇兄亦薨,其膝下諸子除嫡長子外,無人可繼承皇位,再之后就落到了四皇兄的身上……這樣,有何過錯嗎?”
朱松這明顯是在講歪理了,可是他黃耀偏偏沒辦法反駁,誰叫他放出那等話來呢,反正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個的腳。
“這……”黃耀遲疑了,明明知道朱松說得不對,還不能反駁,憋屈他臉都變綠了,跟那兒不停地喘著粗氣。
“這什么這?”朱松眼睛一瞪,揶揄道:“黃大人自己的理論,豈會有錯?”
“黃大人明大義,當(dāng)真是我等楷模?。 ?br/> “原來黃大人是此意,燕王殿下是天命所歸??!”
丘福、朱能等人趕緊跟上,一個個對黃耀是拱手的拱手,夸贊的夸贊。
把個黃耀弄得手足無措,面色由綠轉(zhuǎn)紅再轉(zhuǎn)黑,幾經(jīng)變換之后,干脆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暈過去了。
不管這個黃耀是真暈過去了,還是裝暈,反正他這招黑小能手的特性是定下來了,相信日后朱棣登基之后,這位黃耀也早晚被整死。
“孤當(dāng)初在北平誓師靖難,為的乃是太祖遺訓(xùn),不曾有絲毫的私念!”
朱棣終于發(fā)話了,但見他臉上帶著悲傷之色,虎目中竟然還隱含著淚水:
“原,孤清君側(cè)之后,決心盡力輔佐天子撥亂反正,管理好我大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