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這般浩大的祭韻從何而來,但福蘊姥姥卻忍不住微微彎下了腰。
不僅僅是表示恭謹(jǐn),也有一些莫名的恐懼。
福蘊姥姥可以洞察并且干涉禍福,但她所能做的也很有限,寥寥數(shù)人的小規(guī)模的禍福干涉并不難,但一旦大了,她也是無能為力。
天地廣闊,塵世蒼茫,身處其中,就連鬼神也是渺小的。
而那撲面而來的大祭之韻,卻暗藏著干涉千秋大運,扭轉(zhuǎn)一地禍福之氣象,氣魄之恢弘,已是不言而喻。
福蘊姥姥不得不恭謹(jǐn),也不得不恐懼,因為她比誰都更清楚那代表著什么。
福蘊姥姥彎下腰后,便快步走出了洞窟,福蘊姥姥行動很快,其他鬼神也并不慢,他們不一定能夠洞察那遙遙而來的威勢代表著什么,但他們卻知道,自己不能擋在那煌煌光焰之前。
待到王天元托著那一碗米糊,緩步走來時,卻見到以福蘊姥姥的陰世鬼神,站在洞窟兩旁,身影微躬,如列隊歡迎,也如臣服。
這一碗米糊極其神異,即便被山風(fēng)吹拂,也不曾變涼,恰恰相反,王天元偶爾手一晃,米糊濃稠的表面微微裂開,便有絲絲縷縷的火光綻出,而后,濃郁的米香,便化作光與焰向著四方擴散而去。
福蘊姥姥不由得深呼吸了一口氣,那濃郁的米香由鼻而入,激起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滿口生津,胃也變得暖暖的,而后,暖意由胃擴散,最終流轉(zhuǎn)全身,仿佛吃得飽飽的,渾身都變得有勁起來了,甚至連心靈都煥然一新,充滿了力量。
這種身心皆得以滿足的感覺,是唯有食,才能感受到的幸福。
福蘊姥姥平時并不貪嘴,對吃也沒什么講究,屬于只要能吃就可以,但此刻,嗅到這米香,她卻由衷的感覺到,往昔的她,從沒有吃飽過,也從沒有吃好過,因為她從沒有感受過飽食后的幸福。
隱約間,福蘊姥姥好像在那無量的光焰之中,窺見了一個溫柔而圣潔的模糊身影,祂手中捧著無量的光輝,以此刻為美味,滿足所能觸及的一切生命,讓他們感受著食之幸福。
狐尊祭煉靈種時的烙印,化作了鬼神緣米的食材之心,經(jīng)由廚師的烹飪,此心得以升華,化作更具體的意象呈現(xiàn)于人間,也是這一道料理的真正味道。
心成驕陽,點滴光焰,皆是灑落凡塵的恩惠。
這是一道名為太陽的料理。
而福蘊姥姥不由得回憶起方才驚鴻一瞥的祭韻,無由來的有所明悟,她此刻所感受的這些,是一封“表文”。
狐尊一生的功與果,道與路,德與行,皆已通過這封“表文”寫的清清楚楚,沒有繁文縟節(jié),沒有復(fù)雜的描述。
這封“表文”,由莫天歌親手所書,寫于料理之中,呈于所有食客眼前。
不拘是鬼神亦或凡人,哪怕是鳥獸,只要是有生命者,皆能在這凝聚著食之幸福的濃郁米香中,直觀的感受到狐尊作為鬼神之王一生的功果與德行。
此表文雖是無聲,卻宣于天地間,告于蒼生,也告于鬼神。
這是最莊嚴(yán)肅穆的宣告!
在這表文宣告之下,福蘊姥姥聽著山風(fēng)的吹拂聲,也仿佛隨之一變,化作了肅穆號角聲回蕩著,那山中的蟲鳴鳥獸之喧囂,也化作了轟然的大鼓擂動之聲。
仿佛這風(fēng),這山,這鳥獸,這天地間的一切,都隨這一份表文的宣告而變!
大祭已起!
莊嚴(yán)的不僅僅是氣氛,無形而磅礴的力量,漸漸于祭中凝聚而起。
倒影于眾鬼神視線中的景色,漸漸扭曲著。
掌托著那一碗米糊的王天元,以及跟在身邊的妻子,此刻身影皆是漸漸模糊。
一男一女的兩個凡人,此刻仿佛很多凡人的重疊之影,或衣衫襤褸,或衣衫華貴,或身材魁梧,或廋弱若柴,型雖不同,但心卻相通。
百年歲月匆匆而逝,一代又一代的凡人,踏在納祭之旅上,爺傳父,父傳子,世世代代心念相傳,以成浩蕩民風(fēng)民俗之潮。
在不同時光之中,行走于同樣道路,懷著同樣心愿的凡人,仿佛于此刻疊加在了一起。
年年歲歲人不同,家家戶戶愿相通。
歲月于此凝聚,愿也在此凝聚。
原本彎著腰的福蘊姥姥,以及其他鬼神,皆是不約而同的此刻直接跪下,向這一場大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掌托米糊的王天元,不知道為什么周圍那些鬼神為什么皆以叩拜之禮,但他也無暇計較這些。
掌中那一碗米糊,越來越沉重,即便有著碗的相隔,也變得越來越滾燙。
仿佛掌托所托的,不是米糊,而是一輪變得越來越熾熱的太陽。
踏入洞窟之中,抵達(dá)了那四方結(jié)繩以環(huán)繞的巨大圓石之前。
作為凡人的王天元,第一次目睹了到了狐尊的身姿,看到了自家祖孫三代的納祭對象。
和想象中的不同,沒有身高八尺,腰圍八尺,青面獠牙的威榮,也沒有神圣威凜,舉手抬足神光裊繞的巍峨,有的,只是一個單薄到近乎于無,仿佛隨時都會徹底消失于人間的模糊剪影。
只是目睹,王天元也知道,狐尊已經(jīng)快隕落了。
王天元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他這一路上,面對種種挫折與困難,也從未放棄,雖是凡人,卻很是堅毅。
但他所為的,并非虔誠的信仰,而是為了靈種,為了解家鄉(xiāng)荒災(zāi)。
這納祭之路,為己,為人,唯獨不為神。
并無信仰,所以王天元此刻,也不知道該對狐尊說什么,良久之后,才憋出了一句:
“狐尊,謝謝您了,雖然荒年不好過,但有了你的幫助,我們還是可以吃飽的,以后,我們也會努力的?!?br/> 沒有冠冕堂皇的話,只有樸素的謝意。
王天元想要將米糊遞給狐尊,但狐尊已經(jīng)徹底喪失了對外界的反應(yīng),想了想,王天元驟然一揚手,將那一碗米糊灑了出來。
當(dāng)米糊從碗中傾灑而出時,炒米之時,融于其中的火焰,此刻驟然怒綻,原本的液體,化作了熊熊燃燒的火焰。
一碗米糊灑出,卻猶如高爆的汽油燃燒彈落于凡塵一樣,頃刻間,磅礴的火球不斷膨脹而起,熱焰姑且尚在其次,燦爛到無法形容的光,以不可阻擋之勢輝耀于洞窟之中。
“啊啊啊啊,我的眼睛啊啊啊啊啊啊……”
身在洞窟之外的莫天歌,聽著洞窟內(nèi)王天元發(fā)出的慘叫聲,雖然神情肅穆,但心中卻有些慶幸。
莫天歌還記得,自己在孤廟中烹飪那一道野菜湯時,菜肴出爐時的光芒到底有多絢爛。
普普通通的野菜湯,在太陽球食譜的烹飪下,都有著堪比閃光彈一般的特效,而這次用的更是靈材為烹,會有什么級別的特效,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過,作為傳菜員的王天元,還是很稱職的!
當(dāng)然,王天元的作用,也不只是傳菜,抗一抗料理出爐時的特效傷害那么簡單,王天元本身,也是這一道料理所不能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