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積分?
這就尷尬了,江遠看了一下面板,只有7分。
只能等任務完成時獲得積分才能繼續(xù)了。
最近有可能完成的任務是‘新能源的未來’,不過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什么時候發(fā)布完全不受他控制,這個是要看官方的推動力度,只能等了。
也許等到下個月‘科技定向進化’冷卻了都不一定有結果,也許今天就有消息。
這次進化科技,江遠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暴露出來的問題,‘科技定向進化’不是萬能的,一旦某次進化的結果需要大量前置知識,他根本就沒多少積分用來解鎖。
前兩次應該只是自己運氣好,沒有出現(xiàn)額外的知識。
所以,他想象的+14很難做到,必須有足夠積分才行。
江遠收拾了下心情,不管怎樣,先學習一下意念控制的基本知識再說,比如腦科學基礎,神經(jīng)學,腦神經(jīng)掃描等等。
江遠拿起辦公室的電話從內(nèi)線打給林如清:
“了解下現(xiàn)在意念控制技術能做到什么程度了,盡快給我一份匯報?!?br/> 林如清立即回答:
“好的,我馬上去做?!?br/> 林如清手下還有一個六人助理小組,林如清通過他們迅速聯(lián)系到各國信息咨詢公司,付錢之后很快就受到了他需要的信息。
當然,林如清不能把這些雜亂的信息直接發(fā)給江遠,他和他的助理小組必須對信息進行匯總,篩除多余、重復的,把重要的標出來,整理成條理清晰的文檔。
他們的動作很快,下午江遠就拿到了完整的意念控制技術報告。
報告上顯示,意念控制技術,或者叫腦波輸入技術、腦機接口技術,其實很早就有了,一些測試性質(zhì)的早已投入實用。
美國幾年前就有醫(yī)院曾經(jīng)給一個腦癱病人的腦子植入了一個電極,通過對病人大腦的生物電子信號進行分析,從而讓病人獲得了每分鐘10-20字母的輸出速度,得以與外界交流。
當然,植入式腦波輸入法肯定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頭箍或帽子式的佩戴方案才是未來的主流。
江遠通過‘科技定向進化’獲得的新知識‘2050年readbrain系統(tǒng)技術方案’,是臉書公司build8研究部門的未來技術。
這個build8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存在,它目前能做到的是,通過佩戴頭箍電極,每分鐘解析出8個字母。
這個速度太慢,而且不是通用的分析方式,只能輸出字母。
比如如果用戶想使用他們的技術方案玩游戲,對不起,分析不了,需要做額外的工作才行。
這跟市場上其他廠商相同,統(tǒng)一的問題都是沒有統(tǒng)一的腦電波信號分析方式。
像那些演示用腦波輸入玩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設備,就無法用來輸出文字。
用來輸出文字的,不能用來繪畫。
這顯然無法達到消費級別的要求,更別提它50%以上的錯誤率。
如果在毫秒必爭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中,你正想開槍,結果錯誤地被識別成沖出去,你想扔手榴彈,結果錯誤地被識別成扔閃光彈。
這個玩?zhèn)€蛋蛋?
江遠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重點:腦電波信號的通用分析方法,速度,準確度。
還好,這些問題在‘2050年readbrain系統(tǒng)技術方案’中已經(jīng)完全解決了,關鍵知識就是那個‘人腦思維表現(xiàn)方式詳解’。
想必未來30年,人腦科學發(fā)展速度很快。
江遠搞清了方向之后,就給張蕓打了個電話:
“這幾天別直播了,我到你那住幾天?!?br/> 張蕓正在擔心江遠被那三個歐美賤貨吸引住,自己失寵,現(xiàn)在突然接到電話立即驚喜地嬌笑道:
“好啊,我新學了幾招,有驚喜哦~”
江遠眼睛一瞇:
“哦?是嗎?說謊可要挨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