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供小于求,人們自然愿意多掏錢購買,江山倒賣毛毯皮草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毛熊老大哥那邊的人民需要毛毯皮草,但因為國家動蕩,生產(chǎn)受到影響,僅靠他們國內(nèi)的生產(chǎn),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江山的皮草毛毯一出現(xiàn),讓他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他們自然樂意掏錢。
而隨著跨國倒賣的人越來越多,大量的貨品被運送過去,逐漸就會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人們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購買意愿就會降低,不愿意掏錢了。
貨品銷售不出去,跨國貿(mào)易的成本又高,誰也不希望砸在手里,只能降價銷售。
這樣一來,利潤空間不僅會變小,甚至還會賠錢。
可以預(yù)見,市場飽和之后,只要有人開始降價,立刻就會引發(fā)連鎖反應(yīng),形成交易踩踏,大家為了把貨品銷售出去,回攏資金,都會相繼降價,導(dǎo)致價格持續(xù)走低。
對于毛熊老大哥那邊的消費者和商人來說是利好,但對于國內(nèi)倒霉的商人來說,弊大于利。
江山傳呼了李瀟瀟,讓李瀟瀟打跨國專線給彼得羅夫,詢問彼得羅夫,那邊大致的一個市場情況。
很快就有了結(jié)果。
如江山所料,隨著大量商人入局,毛熊老大哥那邊倒賣的貨物陡然增加,在多方角力的競爭下,貨品的價格由高到低,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下跌了。
但整體的利潤率還算客觀。
這導(dǎo)致后面入局的人,依舊在源源不斷的帶著貨物涌入,情況越來越惡劣。
彼得羅夫都開始后悔了,一度想和江山中止毛毯兌換客機的交易,或是讓江山多交付毛毯,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