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漸漸轉(zhuǎn)寒,冬天快到來了。
這天一早,齊譽換上了厚衣服,趕去吏部了解自己的委任情況。
是的,半年之期現(xiàn)在到了,該被放官了。
這一環(huán),自己走了一個奇怪的道路。
為什么這么說呢?
正常情況下,鼎甲的探花都是由皇帝欽點官職,也就是俗稱的點翰林,根本用不著主動去詢。
但是,皇上卻莫名其妙地讓自己輪候半年,言稱另有委任。
如此一來,自己的官職就要通過吏部來宣布委任狀了。
當然,放官的最終決定權(quán)還在皇帝手里,吏部只不過是負責傳話而已。
就三鼎甲的進士來說,理論上最高可以放到正七品的品階,比如之前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這倆都屬于是正七品之列。
探花及第,大體上也是如此。
或許有人問了,寒窗苦讀那么久,好不容易才考上了個鼎甲進士,怎么才放個七品的芝麻官?
呵呵,話可不能這樣說,要知道,七品官已經(jīng)不小了!
舉個例子說,可能更容易理解。
就說后世里那些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即使是高精尖的人才,也不可能一上來就讓你做個縣市級的一把手。
理解了吧?
那么,朝廷這樣安排有沒有道理呢?
有!
要知道,科舉和入仕屬于是兩碼事。
即:學以和致用之別。
你的科舉成績斐然,那只能說明你在‘學以’方面還算不錯,而入仕為官之后究竟干得如何,那就是‘致用’方面的能力了。
三鼎甲也不例外。
若是有人以為得了狀元之后就可以做大官了,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歷史上是沒有這種說法的。
扯遠了,言歸正傳。
從客觀上來說,入仕的起步點能為七品官,這已經(jīng)算是相當?shù)牧瞬黄鹆恕?br/> 若想把官做大,那還得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放官,只是入仕的開始,之后還有漫長的升遷之路要走,不進則退。
官職方面除了品階的大小之外,還有就是關(guān)于官職的性質(zhì)區(qū)別。
這個話題可就包羅萬象了,難以一一贅述。簡單一點來說,可以分為是兩種類型,即領(lǐng)導者與被領(lǐng)導者,或者稱為是有實權(quán)者和無實權(quán)者。
就拿新入仕的京官為例,他們一般都要先從文職工作做起,比如說狀元的翰林院修撰,榜眼的翰林院編修,此外還有主簿、主事、照磨之類的文職可選。
其實,這些全都是打醬油的小角色,和后世里超級大公司中的總裁秘書有些類似,都屬于是被領(lǐng)導者的范圍。
想要實權(quán)?
可以,踩著別人的脖子爬上去!
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切才剛剛開始。
……
北風呼呼而過,掃起了路邊上的枯葉,蹁躚飛舞著。
天氣的寒冷并沒能壓住齊譽心里的熱情,他邊走邊想著:皇上會賞我個什么官當呢?
不知不覺地,就走到了吏部。
呵!來得還真巧!
什么事呢?
大太監(jiān)三德子剛好來這里傳詔,正宣布著對齊譽的委任情況。
“齊大人來得剛好,也過來聽聽吧?!?br/> “呃……”
齊大人?
嘖嘖,這個稱呼還真是有點陌生。
不過聽起來還算不錯。
齊譽忙拱拱手,微笑著問道:“齊譽見過內(nèi)監(jiān)大人,不知皇上給我放了個什么類型的官職呀?”
三德子見他一臉謙恭,態(tài)度才和藹了些:“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當然是文職了。”
齊譽又問:“不知是何文職?”
三德子道:“皇上任命你為‘行太仆寺’主簿一職,官居從七品,上任的時間定在了下個月的初一。”
“這……”
齊譽驚呆了!
他所驚得并不是這主簿之職,而是被委任到的部門——行太仆寺!
這又是個什么機關(guān)單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