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張信是真的可惜。
今夜是絕佳的機會,林永超、沐劍聲等天地會、沐王府的頭腦落網(wǎng),若是將韋小寶抓住,之后是殺是折磨,全都在他一念之間。
韋小寶不好殺。
他是欽賜正婚使,一等子爵,朝廷欽派的欽差大臣,若是貿(mào)然殺了他,定然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他和吳三桂也必須要給朝廷一個交代。
所以在張信之前的計劃中,是派出刺客,以‘天地會’或者‘沐王府’的名義,將韋小寶抓住,然后閹割掉,讓他做一個真正的‘桂公公’。
沒曾想,韋小寶玩這么大,以至于讓他隱隱生出了幾分殺心。
若是將韋小寶殺了,再把黑鍋扣在沐王府和天地會的頭上……
嗯?好像也不行?
正如張信之前所說,他并無殺沐劍聲和林永超的念頭。
林永超不必說,他是云南玄水堂的香主,若把他交給清廷處置,自然死路一條,宣揚出去,張信好不容易積攢的名聲也會毀于一旦,被天地會勢力憎惡,恨之入骨。
最重要的是,他還想讓林永超發(fā)揮更大的用處,借機與陳近南會晤一面,商議雙方‘結(jié)盟’一事。
所以林永超不能動。
剩下就是沐王府的沐劍聲。
沐劍聲倒是沒有多大的用處,將他抓住后,沐王府群龍無首,已經(jīng)名存實亡,若是將他交出去,倒是能把韋小寶一波帶走。
而且上任黔國公‘沐天波’,就是死在吳三桂手里,雙方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若能將這股勢力一網(wǎng)打盡,徹底消除隱患,對他百利而無一害。
只是……
還是那句話,沐劍聲可以死,但不可以交給清廷處置。
畢竟沐王府在江湖民間的名聲極好,人家是代表著前明正義,而他和吳三桂則是人人厭惡的‘大反派’,若是再把沐劍聲交出去,那平西王府的名聲就更臭了。
這對他北伐大業(yè)不利,以后還怎么招攬人才?
所以,沐劍聲好像也不能交出去。
可這樣,沒有確鑿證據(jù),想要一波帶走韋小寶,就非常難了。
比殺建寧公主還難!
至少建寧公主還能報個‘水土不服’、‘暴斃而亡’。
可韋小寶不一樣,他是欽差大臣,若是死在云南,哪怕是死在‘天地會’、‘沐王府’的手里,他們父子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欽差大臣,代表著皇帝親臨,豈是那么好殺的?
殺了,就是造反!
若沒有‘確鑿的證據(jù)’,也就是沐劍聲、林永超等人的人頭為證,很難在明面上敷衍過去,說不定矛盾激化,戰(zhàn)爭就會提前來臨。
可問題是,張信暫時不想打,造反豈是那么容易,他還沒有準備好。
貿(mào)然造反,成功率不會太高,此刻他只想暗中積蓄實力,等康熙十二年的‘削藩旨意’傳來,然后再聯(lián)合其他三藩一起合力造反!
所以韋小寶不能殺。
至少在云貴境內(nèi)不能殺。
張信之前的計劃,也只是把韋小寶閹割掉,給他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讓他帶著恥辱滾出云貴。
然后,再派人去殺!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能成功。
韋小寶,滑不溜手,居然從他布置的埋伏圈里跑掉了。
思及至此,張信不禁頭疼起來。
“玩政治,搞權(quán)謀,真不是尋常人干的!”
張信前世就是普通人,連公務(wù)員都不是,讓他這樣玩弄權(quán)謀政治,真的是為難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