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目光帶有異彩,看著眼前的阿弩緹心中發(fā)出感慨:“沒想到一個蠻荒之地,竟能有如此人才,若是放在漢郡也能闖出不小的名堂?!?br/> 這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想到這里,他看阿弩緹的目光越發(fā)柔和,他低下頭,繼續(xù)瀏覽,道:“那這些你所說的字母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阿弩緹嘴角略帶笑容,對張騫和甘夫二人的表現(xiàn)很滿意:“單純地學習文字要費很長時間,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辨認,但是如果把每個文字上面標準音節(jié),就是用這二十六個字母進行標注,就拿這個人為例子。”
“人可以用r,e,n三個字母進行發(fā)音標注,其他的文字也同樣如此,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用這二十六個字母來進行學****減小了學習量,降低了學習門檻?!?br/> “學會了二十六個字母的拼讀和發(fā)音,只要拿出一個帶有音節(jié)的文字就可以讀出來.......”
張騫也是聰明人,一點即透。
他和甘夫都是學習語言的天賦者,學習起來很容易,但是換做普通的老百姓,學習起漢朝文字那就困難許多。
不過他心中對這拼音還帶有審視。
不知道真的有利于學習,或者還有什么壞處,畢竟,自古以來漢地就沒有字母存在,學習從來沒有靠字母這些東西,打破傳統(tǒng)慣性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張騫言道:“你的這套標注有一定的道理,以我來看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缺點,不過嘛,畢竟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也不敢武斷判斷好壞。”
阿弩緹笑道:“反正這里也是一塊白紙,先試試,不行再換?!?br/> “漢朝強盛,我認為和文治教化、禮樂典章制度離不開關系,所以還有一件事情相求。”
“請漢使傳授一些漢朝典籍?!?br/> 阿弩緹誠懇道。
他的研究方向是西域,可漢朝的一些典籍卻沒有太多關注,人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若是他辨別沙土年代,那個器具是什么朝代,那自然沒有問題。
面對當今大月氏國內情況,各種文化匯集,要想抗拒不被同化,需要用另一種文化抵抗,否則下層的塞人和大月氏人可抵抗不住。
作為一名老秦人,那就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選取漢朝文化了。
張騫和甘夫對視一眼,有見識,他們面對漢地以外的人抱有審視,心中自傲就是源于此點。
匈奴強盛,卻無禮儀,實乃蠻夷未開化人等。
一個地方再多么富有,只要沒有類似中原的優(yōu)秀文治教化、禮樂典章制度那一律不能放在他們眼中。
他們走過無數(shù)國家,見過許多人,第一次碰到愿意學習漢朝文化的人,雖然是一個變種,喪失了一些原味,可畢竟愿意學習。
他們瞬間覺得自己等人責任重大,教化四方的崇高目標使張騫熱血沸騰,張騫十多年來還是第一次有類似的感覺。
他腦中翻滾,大月氏現(xiàn)在不愿意和大漢朝結盟,然而早晚漢朝必將和西域等國聯(lián)系,單單一個對漢朝友好的貴族并不夠,若整個大月氏學習漢文化,那是多么美好的畫面?。?br/> 張騫腦補出一副大夏實變華夏的場景,躁動萬分,他壓下心中的沖動,低沉道:“漢朝典籍輕易不傳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