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弩緹王子,這里面能賺不少錢??!”
沙烏熱血沸騰。
什么活動和朝廷聯(lián)系上,那里面都有錢賺。
阿弩緹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女王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我,還沒開始就想貪錢?”
“有權才能有錢,否則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沙烏尷尬地站在一旁,也明白過來,他悻悻道:“您說的對,那我全力支持您,哪怕賠錢也要搞好?!?br/> “賠是不可能賠的?!?br/> 現(xiàn)在最主要的問題,大月氏國并沒有類似的經(jīng)驗,這屬于頭一遭。
所以一些規(guī)矩,儀式都沒有什么可以參考的。
幸好,阿弩緹還有可以借鑒的。
白三娘磨墨,阿弩緹手持粗制的毛筆,面前擺放著長長的紙張。
他沉思片刻,寫下了三個大字。
“大鴻臚。”
華夏可有處理類似番邦和歸降部落的經(jīng)驗。
自古有之,可追溯到周朝。
周有象胥,大鴻臚。
“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敵,使之知也?!?br/> “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焉,以和親之。”
象胥即翻譯者,負責周王朝和蠻夷諸國之間的語言溝通事務,傳遞王上的旨意給諸侯國使臣。
其具體職掌內(nèi)容為:“凡其出入送逆之禮節(jié)幣帛辭令,而賓相之。凡國之大喪,詔相國客之禮儀而正其位。凡軍旅會同,受國客幣而賓禮之。凡作事,王之大事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br/> “鴻臚卿,周官大行人,掌大賓客之禮?!?br/> 大行人具體的職掌內(nèi)容為:
“凡諸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協(xié)其禮,賓而見之。若有大喪,則詔相諸侯之禮。若有四方之大事,則受其幣,聽其辭。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br/> 大行人主要負責西周諸侯來朝覲周王時的相關禮儀,周王室和侯國之間的朝聘往來事務。另外,大行人還兼管九州之外的夷服、鎮(zhèn)服、蕃服之地的朝貢。
而后來更有諸多變化。
不過以后官職變化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阿弩緹經(jīng)過思考選擇了最為穩(wěn)妥的。
首先新建一個大鴻臚寺,掌管類似事務。
具體職能,可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是禮儀引導,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朝覲祭祀、諸王入朝和入京述職均由大鴻臚在側(cè)主導禮儀。
二是文書撰寫,諸酋長和歸降貴族去逝由大鴻臚撰寫一些材料。
阿弩緹停頓一下,皺了皺眉頭,隨后又舒展開來,現(xiàn)在大月氏可沒有這套東西,死了就死了,無人惦記。
再說連文字都沒有。
不過嘛,可能以后就會有改變,這個功能加上吧。
三就是主持冊封。
偶爾大月氏也會賜封一些稱號,王位稱號啊,或者其他職位稱號,一般都是榮譽稱號。
這....嗯,也歸大鴻臚管吧。
大體建好了,那就要往里面填充東西了。
歸降部落首領很多,尤其是塞人酋長,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當然,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酋長太不值錢了,往往有不少千人部落,其酋長自然也是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