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石叟款老子銅像
陳老師笑吟吟地打開了一個錦盒,捧出一尊高約20cm的老子像,放在桌子上,讓大家欣賞。
眾人紛紛圍攏上去。
沈瑜也跟著過去看。這尊老子像曾經(jīng)是他的目標,雖然被陳老師買走了,但他心中還是忍不住好奇。
從人群的縫隙中看過去,見這尊銅像,是老子盤坐于青牛之上的造型。
老子慈眉笑顏,神情怡然,一腿屈膝,一腿盤坐,左手扶牛背,右手持一如意屈肘置于胸前。身著的錦衣,以錯金裝飾,臥牛肚皮渾圓,貼于地面,回首望向老子,四條腿在身下彎曲,肌肉豐滿,粗壯有力,牛尾貼于一側(cè)后腿上,弧度柔和優(yōu)雅。
沈瑜換了幾個位置仔細觀察老子像的細節(jié)。奈何,些不是自己的東西,沒有辦法探查他它原本的秘密。
游戲電子音響起:玩家發(fā)現(xiàn)老建筑的秘密,任務(wù)線索之一,老子銅像。是否延續(xù)任務(wù)?
沈瑜權(quán)衡利弊,這個任務(wù)完成度已經(jīng)超過百分之百。如果再費心思去弄,難免夜長夢多。文物雖好,也不能自己一個人全占了,事情不能盡善盡美。想明白后,當下他點了結(jié)束任務(wù)。
電子音提示:任務(wù)結(jié)束,請玩家自行查看任務(wù)獎勵。
沈瑜安慰自己,任務(wù)已經(jīng)圓滿完成,也不用費心思把銅像弄到手。
眾人圍繞著銅像觀賞一陣之后。楊老說道:“陳老師,你給大伙兒說說,這尊在老子像,究竟好在哪里?你是怎么判斷的?”
陳老師有了收獲,忍不住想賣弄一二,“這尊銅像應(yīng)該叫做----銅錯金老子像,我個人判斷,這應(yīng)該是清朝的作品。另外,尊銅像上有款識?!?br/>
他用手指出落款的位置,大伙兒定睛觀瞧,果然有一個“石叟”款。
離得近的幾個人看的嘖嘖稱奇。董明董老板甚至拿出了放大鏡,湊近了仔細看。
幾位鑒定師聽到陳老師解釋銅像款識,先后面露猶豫神色。最終,于老師先問了出來:“陳老師。這石叟的款識,我記得應(yīng)該是明朝的一位工藝大師。你怎么看是清朝的呢?”
陳老師說道:“幾位老哥博聞強記。石叟是明晚期最為著名的冶煉專家和藝術(shù)雕塑大師。他繼承了傳統(tǒng)的鑄銅工藝,熟練掌握銅嵌銀絲工藝,善制嵌銀銅器,使銅器制作藝術(shù)煥發(fā)光彩。不過,石叟的技藝沒有人傳承,故其作品珍貴稀少。
因為有人喜歡他的作品,所以,清代有人仿造其作品,也用“石叟”款識。
清早期“石叟”銅器做工規(guī)整,精致典雅。此件老子整器光澤內(nèi)斂而不失華麗,線條勾勒自然流暢,造型端莊亦頗具趣味,符合那個時期的工藝特點?!?br/>
一番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
陳上尚贊嘆:“佩服!我陪著幾位老師在公園看東西。就那么一會兒的時間,陳老師就看出了這么多。我們幾個在濱海待了這么久,會前山公園也去過,就是沒發(fā)現(xiàn)這寶貝?!?br/>
這時,王問說道:“這也許就是燈下黑,我們住在濱海,也沒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
陳老師擺了擺手,“大伙兒謬贊贊了。這東西,還真不是大家疏忽。我買了之后,向攤主問過東西的來歷。攤主收來銅像的時間也不長,是從一家老宅子里買來的。不過,本地的老宅子多是老洋房或者老別墅。聽攤主說,有個房主要賣房,他就去收舊貨,收來的這尊銅像。
所以,我才說這東西可能剛剛出現(xiàn)沒多久。如果銅像在攤子上多放兩天,估計濱海本地的收藏家也會發(fā)現(xiàn)。”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唐老突然說到:“聽陳老師這么說,我覺得這東西像是個有故事的。我以前曾經(jīng)聽說,前清滅亡之后,濱海的聚集了很多遺老,當中有不少人與二代恭親王一起圖謀復(fù)辟的。他們?yōu)榱嘶I集錢款,賣地賣古玩,當時有很多好東西,就這么流傳到民間或者國外。
這銅像,有可能是當時的古玩中人留在手里的?!?br/>
常涌的兒媳婦忽然問道:“唐老師,您剛才說古玩中人,是過去中介的意思吧?”
唐老師點了點頭:“過去,很多搞收藏的人,主要是從中人那里打聽消息。中間商負責給賣家和買家牽頭,他們的消息也是最靈通。這件藏品有可能,是中間商這里流傳出來的。至于說他原本的主人,不知道是哪位遺老??上В瑹o法查詢了?!?br/>
幾位老師紛紛感嘆。楊老說道:“每一個古董后面,都有些故事?!?br/>
常涌的兒媳問道:“陳老師,能不能問一問,您收這東西花了多少錢?”
陳老師笑著道:“他們幾位可都看見了,一千元錢?!?br/>
常勇的兒媳婦繼續(xù)問道:“陳老師。您估計這尊銅像,在市場上的價值大概是多少?”
陳老師想了想,說道:“石叟款的清朝銅像,曾經(jīng)在拍賣會上出現(xiàn)過。我個人估計大概3萬~5萬甚至到8萬左右都是有可能的。不過,這銅像我挺喜歡。不怕你們笑話,我雖然在博物館供職,但是個人收入沒那么多,那些天價的藏品,我可收藏不起。這銅像,在我的藏品里面,算是貴的,我還是打算自己收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