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思考,上架感言的時候要不要賣慘,據(jù)說,賣慘的上架感言,會讓更多讀者留下來。
我自己也認真地反思了一下去年的自己。
不需要賣慘,是真慘。
所以,我還是說點兒其他的吧。
畢竟,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帶給大家快來,而不是讓大家看了難受。
大家能看到這里,都知道這本書是一本沙雕文。
搞笑、有趣、逗逼、無厘頭、神經(jīng)病……
但其實這本書是有主題的。
是不是瞬間覺得,作為這本書的讀者,似乎高大上了許多許多?
自信點,將似乎去掉,能看下這本書的讀者,確實高大上。
其實這種在小說里有自己的主題的想法,早在當初我剛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就有,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天賦,真的很低很低。
所以寫了這么多年,漸漸迷失在靠近市場的同時迷失了自己。
結(jié)果就是,自己沒有得到可以適應市場的能力,也漸漸地迷失初心。
而上一本書,確定了自己的文字風格與方向,這一本書,確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然后在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構(gòu)思和身邊朋友的探討之中,才有了這本書。
那么這本書的主題是什么呢?
傲慢與偏見。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每天不聽地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沖刷。
誠然,在這個時代里,我們得到了太多太多,大量的信息帶給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但同時也讓我們的大腦在不斷處理外界的信息時,忘記了對自己,對自己身邊最重要人的思考。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焦慮。
而大多數(shù)人選擇擺脫焦慮的辦法,就是將自己的負能量傳遞出去。
所以,有人明明一個月花幾塊錢看小說都嫌貴,卻是要咬著牙欠著信用卡買一兩萬的包,然后天天去擠地鐵。
所以,有人明明自己生活得那么不如意,卻是要在朋友圈里發(fā)一張不知道從什么地方盜圖來的大餐告訴所有人,今天的自己,是幸福的自己。
所以,有人明明對很多行業(yè)和專業(yè)一竅不通,卻一副三百六十五行自己精通三百六十四行的模樣。(就自己那一行不行)
為什么?
因為焦慮,讓人選擇傲慢的姿態(tài),以此來擺脫在這個時代的浮躁和負能量情緒。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傲慢,加上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知道了太多太多,導致每個人都自以為看了幾篇公眾號文章和昨晚的揭秘的文章之后,就覺得自己仿佛洞察了一切。
然后,充滿了對自己不了解的行業(yè)的偏見。
傲慢與偏見,成為了這個時代,很多人的日常。
相應的,被傲慢和被偏見,也成為了更多人的日常。
而這本書,表面上是一本魔改的童話故事,一個喜歡欺負人的主角,帶著四個逗逼心腹,經(jīng)歷一個又一個故事。
可實際上的內(nèi)核,講述的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應該傲慢,不應該有偏見。
因為傲慢會讓你失去對自己的正確的認知,因為偏見會讓你失去對其他事物的正常判斷。(剛剛竟然將事物寫成食物了,哎——我減肥不能成功,都是鍵盤的錯?。?br/> 所以,才會有覺得女巫天生就是邪惡的王公貴族。
所以,才會有覺得精靈就是高冷甚至高傲的其他智慧種族。
所以,才會有覺得矮人就是臟亂差的人類。
所以,才會有覺得窮人就必然是盜竊罪惡之輩的鎮(zhèn)長。
所以,才會有覺得后母就必然是兇狠惡毒的大眾。
所以,才會有覺得王子就應該英俊帥氣騎白馬的傻白甜公主。
可是……
他們真的有認真去了解過對方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嗎?
而我們,在指責在肆意評論一些人一些事的時候,也真正有了解過對方嗎?
雖然每個人都有評論的權(quán)利,但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給出正確評論或者至少是經(jīng)過足夠了解之后的評論。
我之前也對很多人很多事甚至很多行業(yè)都存在偏見。
我傲慢地覺得,這些人是垃圾,那些人是垃圾,這什么呀根本不行……
可在一次次反思之后,我覺得其實人家沒做錯什么,甚至在人家的行業(yè)之中,也沒做得不好,只是你不懂得人家行業(yè)的標準卻還非要用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從某個不友好的出發(fā)點去衡量別人罷了。
大多數(shù)人提及網(wǎng)絡小說,首先想到的就是打打殺殺和偏向于曖昧甚至更曖昧的內(nèi)容,張口對青少年有影響,閉口8090和00后都是垮掉的一代。
可這些人,真正了解過他們口中那些似乎充斥了不健康內(nèi)容的書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