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丹級別的高手,在古代有個稱呼,就是“陸地真仙”。
高仁下山,依舊是雙腳丈量大地。
他觀山悟道,再領(lǐng)略山河大地之美,也是一種修行,更能鞏固他那“托體同山阿”的拳意。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心靈的修行,高仁才剛剛?cè)腴T,路漫漫,唯有砥礪前行。
修行無處不在,既然要教唐紫塵,那么便從腳下開始,灌頂?shù)氖抢做鹗幍墓Ψ?,傳的是苦行的架子?br/> 這是一年時間走出來的功夫,每一步都是拳。
行走便是練拳。
一步踏出,腳趾都在不停屈伸扣動,直到最后周身大筋相通,腳趾一動甚至可以牽動耳朵!
這樣的功夫架子,世間絕有,是功夫大成后的造詣,非悟性極佳、心性堅韌之輩不能修行。
唐紫塵站“三體式”十年,內(nèi)外兼修,悟性極佳,雖然實力最弱,但意志比嚴(yán)元儀還要堅定,苦行等閑耳。
灌頂時候多少有些私密接觸,要感受脊椎骨震蕩練髓,要感受五臟齊鳴練臟,都是要貼身灌頂。
不過都是江湖兒女,唐紫塵都不在意,高仁自然也不在意。
而且還有個嚴(yán)元儀在旁邊看著。
嚴(yán)元儀坐江山的拳意,本是高高在上俯視凡塵的意念,但坐江山不知民間疾苦,這個江山遲早要被巴立明那樣的反動拳意掀翻。
偉人說過: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wù),一刻也不脫離群眾。
坐江山的掌權(quán)人,也是歷經(jīng)兩萬五千里的長征,歷經(jīng)九死一生才打下了大大的江山。
苦行,對她練拳也有極大的幫助。
下了世界屋脊,便是川中的名山大川,峨眉、青城走了一遍,再游過湍急的三峽,便是終南山、華山。
八七年,改革開放還不足十年的時間,可不是后世那繁榮的景象,甚至有些小城市方圓都沒有幾里之地。
一男兩女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走在鄉(xiāng)村小道、大山之間,并沒有引起多少關(guān)注。
徒步上京城。
這是嚴(yán)元儀從來沒有想象過的,等她走到京城,走到紅墻大院,走到端著槍站崗的門衛(wèi)處。
“對不起,這里你不能進(jìn)!”
“我是嚴(yán)元儀……”
“嚇……嚴(yán)小姐?你……你這是怎么了?”
“沒什么,修行……”
“哦???”
高仁來京城,自然是尋巴立明。
巴立明,十幾年前的武斗之王。從這個人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在破四舊的時代,依靠著打砸搶的時代特色,掠奪了無數(shù)的拳術(shù)孤本,一路戰(zhàn)斗,在那個年代的武術(shù)圈里面有瘋魔巴的稱呼。
這個人天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性,尤其是經(jīng)受過當(dāng)年那種時代洪流的洗禮,拳意是一種“帝星飄搖,天下皆反”的霸氣意境。
離那個時代才過去十年,這尊大神自然被關(guān)的很嚴(yán),一放出去,就是個定時炸彈,而且還無人能制。再加上他自己也甘愿在大牢里面待著,按照巴立明的說法,是現(xiàn)在外面的時代變了,是萬惡的資本時代了,不是他當(dāng)年的那種時代。
外面的時代變了,他出來也沒什么意思了。
所以,他自己也愿意在大牢里面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