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屬于宛郡,整個郡一共有三十七個縣,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大郡。附近有伏牛山,伏牛山是秦嶺余脈,其主峰乃是老君山。
“老師,我等查明了宛郡三十七縣。石灰?guī)r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南陽縣,南陽西北是伏牛山,山上有很多石灰?guī)r?!被貋淼膶W(xué)生,不是別人,正是韓信。
這位跟故淮陰侯同名同姓的少年郎,這會兒已經(jīng)洗漱干凈,換了一身新衣服。正拿著標(biāo)注著發(fā)現(xiàn)石灰?guī)r的地圖,給董明如此這般的交代著。
“其他人呢?”董明很是好奇:“怎么就你自己回來了?”
韓信聞言解釋道:“他們?nèi)缃穸荚谀详?,我自己先回來的?!?br/> “他們在南陽做什么?”董明有些搞不明白了:“難道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卻也不是什么大事?!表n信說道:“有人想要高價買張?zhí)锸掷锏牡貓D,他不愿意賣?!?br/> “誰?”
“朱野?!?br/> “朱野?”董明回憶了一下,貌似記憶中沒有這么一號人物,想來不是什么大佬:“他是何人?”
韓信聞言頗為激動的說道:“已故侍御史、冀州刺史朱穆之子,光武時丞相朱暉重孫?!?br/> 董明愣了,怎么隨便拉一個出來背景都這么厲害?董明當(dāng)初為什么要選在宛城,選在新野安家落戶?其中一個考量就是這里沒什么拿得出手世家大族。不要說跟袁楊兩族、荀陳鐘三氏相比,就是能達(dá)到江夏黃氏、龍亢桓氏、博陵崔氏、太山羊氏這個級別的家族都沒有,甚至比再次點(diǎn)的中廬蒯氏、濟(jì)陽蔡氏、下邳陳氏都有不足。
整個宛城,以南陽為尊。如今南陽的世家大族,也就是朱、鄧、李、吳四家。這四家往上數(shù),那真的是顯赫一時,但是眼下,實在拿不出手。
董明只看眼前,自然不知道這四家具體的情況,但是韓信可不同,他很清楚這四家的背景有多顯赫。
論家門淵源,南陽世家絕對是東漢獨(dú)一檔的。
南陽是光武的老家,也是光武龍興之地。光武帝起兵時,就有南陽豪族李通家族、鄧晨家族毀家相隨;光武單車安集河北時,又有鄧禹、吳漢、岑彭等匯聚于麾下。征戰(zhàn)四方時,鄧禹經(jīng)略關(guān)中、來歙安定隴右、吳漢攻滅公孫述,這些人全都是南陽人!
這是戰(zhàn)功赫赫,再看光武中興之后。
東漢剛建立的朝堂上,南陽人幾乎把持了朝政,云臺二十八將中,南陽人就占了十三位;光武的開國三公:鄧禹為大司徒,李通為司空,吳漢為大司馬,全都是南陽人。
光武統(tǒng)一全國后,決定退功臣、進(jìn)文吏,軍功集團(tuán)皆以列侯奉朝請歸家,不再參與朝政,僅有三人例外:即鄧禹、李通、賈復(fù),這三個人,又是南陽人。
至于為什么南陽的士族會沒落,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南陽的士族都屬于軍功集團(tuán),享有爵位田宅,可以通過任子、貲選等直接入仕,也可以通過察舉、征辟等形式。其中任子制最直接,不需要參加考試,只要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子弟即可以門蔭封官。貲選就跟簡單了,只需要花錢就能成為候補(bǔ)官員,這對豪族來說也不是很困難的事。
東漢的統(tǒng)治集團(tuán)極為重視經(jīng)學(xué),而其軍功集團(tuán)是豪族出身,本身即擁有不錯的儒學(xué)造詣。在光武、明帝、章帝三代皇帝的大力推崇下,開始大規(guī)模的向經(jīng)學(xué)化轉(zhuǎn)型,使其家族有了程度不一的經(jīng)學(xu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