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在這樣危急的時刻,他們依舊沒有將怪物引過來,讓尼祿當替死鬼的意思,反而放聲大喊,提醒尼祿讓他趕緊跑。
“咚、咚、咚、咚、咚、咚……”
地面在微微顫動,那一隊冒險者的呼喊聲,根本無法掩蓋幼龍沉重的腳步聲。
幼龍的腳步聲在尼祿耳畔不斷響起,灰白色的濃郁霧氣中,一道巨大的身影正在逐步逼近。
龍,尼祿還在藍星時,與神明一樣,是藍星神話傳說中的生物。
因為翻譯的原因,西方、東亞和南亞不同種類的神話生物,都被賦予了相同的名字——龍。
但是其實它們本質(zhì)上并不是一個物種,西方龍最早起源在西歐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里是力量與神圣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則被形容是邪惡、惡魔的代名詞。它們能夠翱翔天際,能夠噴火或毒,同時又擁有強大的力量和魔法能力。
在天朝等東亞區(qū)域古代神話傳說中,龍又被稱為神龍,為鱗蟲之長,與鳳凰、靈龜、麒麟一起并稱“四靈”。神龍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神龍既是祥瑞的象征,也是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第一個統(tǒng)一天朝的始皇帝又被后世人稱之為祖龍。
在南亞,龍則是那伽,南亞神話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一般被描繪為上半身人形。作為蛇神的那加,傳說除了擁有劇毒和再生的能力外,更被人們作為掌管生死的神靈來崇拜。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或者說“龍部”、“龍眾”、“龍族”)便是那伽。
雖然三者本質(zhì)上并不是一類生物,但是它們之間又有著相同的特征——無一例外,都是強大力量的象征。
就西方的巨龍來說,拋卻正邪善惡,無論各個地區(qū)和國家的神話傳說中出現(xiàn)的龍,亦或是游戲、小說和漫畫中出現(xiàn)的五色龍、金屬龍、寶石龍和傳奇龍種,西方巨龍一直都是作為具有強大力量的生物出現(xiàn)的。只要沾上一個“龍”字,實力基本上都不會太差。當然,《魔獸世界》中法力浮龍除外。
這一點,即使是在這個奇幻異世界也不例外,巨龍是這個地下城中最強力的怪物之一。
要知道,芙蕾雅眷族和洛基眷族能夠成為歐拉麗的“雙王”,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前任“雙王”赫拉眷族和宙斯眷族的衰敗。
而這兩個眷族之所以會衰敗,則是因為他們在討伐某只怪物的時候高等級成員全都撲街了,而這只怪物的正體就是一條黑龍。
所以即使是在地下城,龍也是力量的象征,由于其被地下城賦予的兇殘本能,更是可以稱之為恐怖的代名詞。
而幼龍,望文生義,指的應(yīng)該是幼兒時期的龍。但其實不是,地下城中的幼龍是一種亞龍,沒有翅膀,因此不會飛行。四肢著地,脖子和尾巴修長,長有一對龍角和一口利齒,整體的樣子有點類似于藍星上的恐龍雙腔龍,只不過雙腔龍的體型是它的數(shù)十倍,也沒有角和利齒。
幼龍是刷新在地下城10~13層的稀有怪物之一,實力強勁,獨行l(wèi)v.1和lv.2冒險者遇見時不要有任何僥幸的想法,直接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