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寨張凡家今天來了客人,是嬸子娘家的人,兩個婦女。按照規(guī)矩,張凡跟自己堂妹一起喊兩個婦女為舅媽的。
兩人接到張凡嬸子的電話,丈夫的妹子那么關照,一個月開出三千工資,包吃包住。她們豈能不心動?留在家里,也就是做點家務。出來做事的話,賺得比自己老公還要多。
別看一個月三千好像不是太多,她們老公做散工一天能賺一百多兩百??墒?,她們老公不包吃包住,而且散工不是天天有工做。
征得家里人的同意,她們快速將家里一些比較要緊的活幫忙做完,就趕來張家寨。
張凡嬸子的娘家也收到消息,張家現(xiàn)在發(fā)了財,以后大把前途。當初,張凡嬸子回娘家借錢給侄子上大學,他們也幫了點忙,不由暗自僥幸。
“家里還有點緊要的農活,所以耽擱了幾天?!逼渲幸粋€婦女開口道。
這位婦女,是嬸子的大嫂,一頭齊肩短發(fā),有點方臉,粗手粗腳,卻給人很好相處的感覺。
另外一名是長頭發(fā)的,頭發(fā)有點發(fā)黃枯燥,也有點瘦,說話糯糯的味道,不怎么擅長說話交際,別人說什么,她就是聽,然后很給面子微笑。
“不要緊,不要緊!大舅媽、二舅媽,你們就安心在這住下,以后蔬菜地那邊,就要勞煩你們了。”張凡客氣道。
兩個婦女都是善良之輩,也幫過自己,張凡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否則也不會帶著其他村民搞種植之類。
到張家,發(fā)現(xiàn)妹子、妹夫,還有這不是親的外甥態(tài)度很好,兩名婦女松了口氣。
張家可是幫了他們大忙,為了建樓房,她們家是咬著牙的。跟別人借了一些,缺口還是有點大。
妹夫不僅借了兩萬,還給她們預支了一年的薪水。一個月三千,一年三萬六,兩人則是七萬二。有了這些錢,家里建樓房就不用愁了。
“勞煩什么?其他事不好說,干點農活不算什么?!贝缶藡屨f道。
她見張凡端著熱茶送過來,連忙雙手接過:“不渴,不渴!不用這么客氣的。小凡,你現(xiàn)在是有出息了。我們家那些家伙,一個個都不爭氣,讓他們讀書,就跟逼他們喝農藥一樣?!?br/> 他們家人丁興旺,這一代的孩子就有八九個,最大的也有十七八歲,上高中。
可是,一個個讀書都不行,成績一塌糊涂。男孩子是這樣,女孩子也一樣,讓他們操碎了心。
要不是送那些家伙讀書,家里建樓房其實是夠錢的,孩子多,開銷也就大。他們家老爺子就是覺得,孫輩沒有讀書的種子,既然他們都不想讀,讀完高中就讓他們出來吧!
正好,可以省下一筆錢,給家里蓋一棟樓房。
“應該的,應該的!二舅媽喝茶。”張凡是真把她們當長輩,而不是單純的工人。
有她們到來,他也算松了口氣。兩天前,他就把村里的兩名婦女解約,讓她們回家做自己的事情。
兩名村婦很不好意思,在她們家困難的時候,人家提供工作,現(xiàn)在自己因為家里能賺更多離開,感覺有點不近人情,太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