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晉陽城南門外刑場人山人海,太原王家男丁全部處死,這是何等的大事啊!太原所有官員與世家大戶家主都得來觀刑,狗子這次可是下了死命令!”
當行刑官宣布,王家非法走私,對抗朝廷,聚眾謀反,欺壓百姓,族中男丁一率處死。王家所有田土全部免費分給原租種百姓,并發(fā)放地契,以后再有不聽州牧府號令者一率按王家論處!”
隨著主監(jiān)刑官太原太守韓范一聲令下,百十來棵人頭落地,也宣告百年世家太原王家覆滅。
一時間,并州震動,各世家大戶驚若寒蟬,生怕劉茍對他們下手!
自殺了王家后,來州牧府送禮的世家便絡繹不絕。狗子是來者不拒,這個年代完全清除世家大族是不現實的,養(yǎng)兵錢糧還得靠他們出,但是打壓世家也是勢在必行,但不能太急。而分到田地的佃戶做夢也沒想到,天下居然真有這等好事,有自己的土地那是所有農民最大的愿望。三成田租對古代來說已經很輕了。分到土地的個個開心的像是過年,恨不得劉茍再多殺幾個地主。
幾天后一個更勁爆的消息傳遍并州,劉茍下令,免除并州所有百姓的口賦,也就是人頭稅!在漢代,人頭稅可是壓在每個百姓身上的沉重負擔。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行交人頭稅。西漢初期,文景時期,朝廷對人頭稅一降再降,可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為了對抗匈奴打仗沒有錢,就一直加稅,搞得劉徹后期民不聊生。
劉茍又大帖告示,以后開始收商業(yè)稅,二十稅一,所有商人只要是合法的買賣就得以保護,各地官府不得抑制商業(yè)發(fā)展,任何人不得歧視商人。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在古代一直重農抑商,大多商業(yè)又不收稅。在明代更是可怕,士大夫不納稅,國家財政全部靠窮人和一些自耕農。國家一年的稅收只有不到三百萬兩白銀,大明邊軍一直發(fā)不出軍餉,有些士兵窮得賣兵器換口糧,可士大夫卻肥得流油,個個都是土豪,因為他們家中不管是做生意還是種田,從來不用交稅,而崇禎皇帝最后上吊死時,還在大罵群臣。
大明王朝的覆滅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稅收政策。因為士大夫皇親國戚不用納稅,國家沒錢就對普通百姓越窮越加稅,什么遼響,剿響,狗屁政策一大堆,都是針對窮人百姓的。卻從沒想過讓富人繳稅,因為皇帝一提收商稅,眾大臣就不愿意,說什么與民爭利。最后崇禎皇帝為節(jié)省開資裁剪郵政人員,把李自成這個快遞員給裁了,李自成失業(yè)就干起了造反的大事,大明王朝就這么玩完了。
二十年后,清朝康熙年間卻每年有5000多萬兩的稅收,是明末近20倍,到了乾隆年間,經過雍正的改革,每年稅收超過1億兩。更奇怪的是大明的普通百姓過得比清代還要窮。因為清代的老百姓負擔低了很多,大明王朝只有那些士大夫才過得爽。
狗子收商稅免除人頭稅,其實就是殺富濟貧。商人要的是地位,對二十稅一這點稅收根本不在乎,古代官府老是打壓商人,商人沒有地位,狗子這么一搞。大批商人反而支持收稅,因為這點稅率他們稍微漲點價就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