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果因為一些原因,第二天的時候方氏讓黎盛去通知唐心暫時不要上門。
又怕未來兒媳婦誤會了,以為是自己不喜歡她,想了想還是打算和笨兒子親自去帶了聘禮去知青點找唐知青。
黎盛有些不同意,“娘,她早晚會知道家里的情況,我一開始也說過弟妹是我一輩子的責任逃脫不了。你現(xiàn)在這樣瞞著她,難道等她過門還要瞞著她?”
“等她過門了,她就是嫂子,想要收拾弟弟妹妹都可以。”方氏斬釘截鐵的說道。
她可是早就打算好了,等兒媳婦過門了,她就交出管家權(quán)。
黎父是一個老實人,和黎盛一樣沉默寡言的性子。
特別是那年出事之后,他在家里更是大多時候默默做事很少出聲,一大家子全部靠著方氏一個人撐著。
她跟一般的老太太不一樣,從來不怕兒媳婦進門了搶了自己的管家權(quán),巴不得早點有人和她一起分擔。
家里其他孩子還好,關(guān)鍵就是小女兒和二兒子,不懂事。
特別是小女兒,竟然還因為她要給新媳婦扯布做新衣服不高興在屋里鬧騰,二兒子又故意在旁邊說風涼話。
結(jié)果黎喜月鬧得更過分了,方氏怕嚇著了未來兒媳婦,才忍痛不要唐心這個時候上門的。
天大地大沒有她大兒子的婚事重要,無論如何,先讓唐知青進門再說。
黎盛還是有些不樂意,“娘,要不,請三嬸過去幫著說一下?”
哪有媳婦還沒過門,婆婆卻是親自上門去招待的?
其實黎盛心里也不愿意委屈了自個兒媳婦,可是他也知道,他娘更是委屈了一輩子。
在外面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他不希望,以后他娘還會在他媳婦面前低一頭。
結(jié)果老太太又不高興了,白了他一眼:“平日里總嫌你話說,今天咋就這么的啰嗦?我高興、我樂意上門去看我兒媳婦,你有意見?”
好吧,黎盛馬上閉嘴不言了。
結(jié)果方氏又道:“在姑娘家面前要有點眼見力,嘴巴放甜一點。人家敢當眾說要嫁給你,這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人家姑娘一片真心,我是你娘才覺得你好,這要是其他人還真覺得姑娘是眼瞎呢。”
一邊說著,方氏又繼續(xù)教訓:“要我說,就是你的不對。你說你一個大男人,還要人家姑娘家主動,我這張老臉都給你丟盡了。你想要娶人家姑娘,難道不應該是你主動上門去求人家?”
說來說去,方氏就是怕自己的兒子個性太木訥,嘴巴不甜臉上總是掛著冰棱子讓人家姑娘不高興了。
她這么辛辛苦苦的是為了誰?
還不是想要讓人姑娘對她兒子印象好些。
十幾年的家庭生活黎盛早就從黎父那里取得了真經(jīng),馬上就誠懇地說道:“娘,是我錯了?!?br/> 爹教過,在娘和媳婦面前,認錯沒什么。
反正不管你錯沒錯,她們說你錯你就是錯了!
嘴里數(shù)落著,可是在方氏的心里,自己兒子是頂頂好的。
以前沒有姑娘愿意嫁,是那些姑娘沒有眼光。
她喜歡唐知青并不是因為唐知青是第一個主動說要嫁她兒子的姑娘,而是因為對方有一雙單純明亮的眼睛,她知道那絕對是一個善良的好姑娘。
“你媳婦是城里人,嬌|氣一點是應該的。你是男人嘛,就應該多多的哄著她讓著她,她不習慣鄉(xiāng)下生活有點小脾氣都是正常的,在家里你要多幫她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