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嬸嬸想出言勸說,左右各看了一眼,兩人都神色不善,誰也不讓誰,她有些躊躇。
“罷了,一會兒軍中有幾個弟兄要來吃酒,母親,麻煩您去后廚做幾個拿手小菜可好?”
余見朝終究是讓了一步,說完,抬腿進了客棧內(nèi)。
“好,我這就去吩咐。”余家嬸嬸對著客棧內(nèi)喊了一聲。
又轉(zhuǎn)過身來對陳婉星道:“快吃,跟我你還算什么錢?!?br/>
說罷,一溜煙鉆進了后廚去。
陳婉星皺著眉,看了看柜臺上的飯菜,沒什么胃口。
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頭腦才活躍起來。
她猜想余家嬸嬸的大兒子是不是看自己不順眼?
可是他們明明才第一次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沒眼緣。
這尊話中帶刺的‘黑面佛’她可不想惹,以后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陳婉星原以為中午時,已經(jīng)見過沙洲城內(nèi)不好惹的一位人物。
誰知,中飯過后不久,又來一位。
而且中午的那位若和下午的這位比起來,都不夠提的。
吃完中飯,她剛把碗盤送到后廚,自個兒洗干凈,返回店內(nèi)。
站在柜臺后理貨時,就聽見外頭有馬車聲傳來。
此時,秦兮若還未回店里,她好奇地往外去看。
一般南來北往的打尖住店的客人,大多是步行或驢車、牛車代步。
這個時代,有馬車的人家并不多。
除了個別往來商隊和一些富戶外,多數(shù)家庭是買不起也養(yǎng)不起馬匹的。
所以,駕馬車來客棧的人,總大能老遠就吸引人的目光。
她抬眼時,那馬車已經(jīng)停在客棧門外,只看外觀,便可用奢華來形容。
這樣的馬車,單獨一輛,而且沒有風(fēng)塵仆仆的痕跡,絕不是商隊的。
陳婉星想了想,以往沒在沙洲城見過這樣豪華的馬車,難道這次來的是位貴客?
不等她想明白,店內(nèi)的店小二早已飛奔迎了出去。
因為隔著一段距離,陳婉星聽不見他們之間的對話,只能憑舉止猜測。
店小二剛跑過去行禮,馬車的簾子便被人掀開。
先下來的是一個梳著兩個小發(fā)髻的小丫鬟,大約十四五歲。
緊接著,一個身著青衣,一身錦緞長裙的十七八歲少女在小丫鬟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馬車。
那青衣的料子和花紋與余見暮平時喜歡穿的青衣相近。
她正準(zhǔn)備定睛仔細去看,恰逢此時,秦兮若回來了。
“星兒妹妹,那是縣丞家的大小姐來啦,咱們得回避。”
秦兮若一進鋪子就看見伸長脖子的陳婉星一臉好奇的樣子,趕忙去按她的腦袋。
“怎么,還不能看了?”
她被秦兮若按住,心底不太情愿,一個縣丞家的大小姐,排場還挺大。
“這是規(guī)矩,未出閣的官家小姐,尋常百姓不得隨意偷看?!?br/>
秦兮若一邊解釋,手上的力道稍稍輕了些。
“我沒有偷看啊,我是光明正大地看,再說了,她怕人看,為什么不戴面紗?!?br/>
哪里慣得臭毛病,一個小城的官家女兒竟比京城里的官家小姐事情還多。
陳婉星本來對縣丞家的大小姐沒什么意見,人家來不來客棧,來干嘛,和她一毛錢關(guān)系沒有。
只是她平白無故被秦兮若壓著腦袋這事讓他不爽。
伸手打掉秦兮若的手,直起身子來。
她們說話的工夫,那位大小姐已經(jīng)在小丫鬟的攙扶下進了客棧來,身后還跟著剛才出去迎接的低眉順目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