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田潤想了很多。
《三國演義》里面,對徐庶的評價非常含糊。程昱曾說,徐庶之才,十倍于昱。這里,明顯有程昱自謙的成分在里面。據(jù)說《三國志》里面,對徐庶也沒有什么記述。說來說去,徐庶最大的功績,就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但是,劉備馬躍檀溪之時,司馬徽就推薦諸葛亮在先了。因此,徐庶推薦諸葛亮,實在算不了多大的功績。
比較直接的是諸葛亮對徐庶的評價。諸葛亮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痹谥T葛亮的眼中,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和自己不是一個級別。最后徐庶也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似乎也驗證了諸葛亮的評論。然而,當諸葛亮聽說徐庶在魏國只作到御史中丞時,又曾嘆息說:“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和少年時的評價截然不同。
在田潤想來,前一個評價,很可能是因為當時諸葛亮和徐庶相交尚淺,再加上徐庶棄武習文,求學時間尚短,學問還不很精深的緣故。而后來徐庶學業(yè)完成,和諸葛亮相交日深,其志向和道德學問也基本成熟,于是才有了后一個不同的評價。
田潤覺得徐庶很不錯。徐庶幫助劉備,殺了呂曠呂翔,破解八門金鎖陣,擊退曹仁李典,奪得樊城,那是都是在劉備最弱小的時候完成的。田潤覺得比起諸葛亮的火燒博望,意義更為重大。
田潤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招到什么人才的。且不說曾經(jīng)做過幾天黃巾,歷史上留了污點,就憑自己是女人,就不可能有人來投效自己。從已有的經(jīng)歷來看,帳下眾將基本上都是擒住之后招降的。關(guān)羽和張飛雖然沒有就擒,但那時卻擒住了劉備,使二人無處可去。最下面的士兵好辦,只要給一口飯吃就行了。越往上,就越不行。到了軍師這一層,書讀得越多,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就越重。無論來自士族還是出身寒門,估計都會對自己帶有偏見?,F(xiàn)在遇到徐庶,也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
據(jù)說,徐庶在少年時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俠。為了實現(xiàn)這一宏愿,自幼拜師學藝,苦練武功,結(jié)交同道俠友,探討切磋各個流派的藝技。學有所成之后,便游歷四方,除暴安良、行俠仗義。
然后,徐庶將會替人鳴不平,把人殺死后逃跑。再然后,徐庶就棄武習文,遍尋名師,經(jīng)過刻苦學習,學業(yè)大進,終于成為一代名士。這里田潤就想不通了。
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后逃跑。這樣的事情,關(guān)羽做過,典韋也做過。沒見關(guān)羽典韋棄武習文,怎么單單就徐庶棄武習文了?
根本就沒有充足的理由讓徐庶棄武習文!
那么,自己給徐庶一個棄武習文的理由怎么樣?對,就這么辦!如果成功,自己就是徐庶的引路人,自己就是對徐庶有重大影響的人。將來徐庶學成之后,就有可能來投奔自己了。
……
于是,田潤看了看四周。見到還有少數(shù)幾個人在旁觀。田潤就大聲說道:“把這些看熱鬧的人全部殺了?!痹捯粢宦?,王越和徐庶都沒有動作,看熱鬧那幾個人撒腿就跑了。
那些人一跑,王越立即明白田潤是在嚇唬人了,因此也沒有追趕。田潤問道:“單福,你剛才在這兒干什么呢?”徐庶答道:“江流六七里,晚風三四聲。小可適才無聊,納涼而已?!?br/>
“納涼啊,納涼好啊,”田潤又往四周看了看,看到了幾顆樹。對王越道:“王越,你把單福放到樹上,盡可能放高一點。以便單福納涼?!?br/>
徐庶一聽,正想措辭。王越身形一晃,就挾了徐庶,飛上了樹巔。徐庶還沒回過神來,王越就縱身下地。徐庶也想下地,一看,太高了,沒敢下。
樹巔的風,果然比下面要大些。江風一陣強一陣弱,吹得樹巔起伏不定。徐庶也隨之搖搖晃晃。樹下,田潤則開始與王越閑聊:“我知道有句詩,叫做‘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說的景象就跟現(xiàn)在差不多。只不過低樹變成了高樹,樹上還多了個人……”
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可以說話,也可以不說。要說話,就會有說不完的話;不說話,也不會覺得煩悶。此時的王越、田潤就是這樣。時間,對于他們來說,仿佛不存在了。眨眼功夫,兩個時辰就過去了。天逐漸黑了。
樹梢的徐庶就不同了。平時的一分,變成了一刻;平時的一刻,變成一個時辰。時間,在徐庶的恐懼中被無限拉長,而且還不知道何時才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