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軍攜帶的云梯是需要組合的。公孫瓚從北平出發(fā)之前,就知道要進攻汜水關(guān),因此就帶上了足夠的材料。能夠組成二十架云梯和一個井欄。
井欄,指水井四壁用木架呈“井”字形從下而上壘成的、用來撐住井壁使其不塌陷的構(gòu)筑物。井欄凸出地表的部分能夠防止人們跌入井內(nèi),也能夠被常人所看見。實際上地上地下的整體構(gòu)筑物才叫井欄。
按照井欄的形狀,搬到地面上來,下面再按上輪子,就形成攻城武器了。攻城時士兵站在井欄頂部,以弓箭等遠程武器對守城士兵高度相同或居高臨下地進行攻擊,可以極為有效地掩護云梯登城部隊的行動。一般井欄高度與城墻相當(dāng),在六丈左右。公孫瓚帶來的材料能做四個。因為汜水關(guān)墻高二十丈,就只有做成一個了。二十架云梯也是這樣。本來可以做成云梯八十架。也因為汜水關(guān)是平常城墻的三倍高度,這才變成二十架了。
組合好云梯和井欄之后,天色已晚,公孫瓚軍就地宿營了。
公孫瓚找到劉備,問:“依玄德之見,汜水和虎牢攻哪邊為好?”劉備道:“就關(guān)口來看,都是一樣的。但守關(guān)的人不同。田澤坤不在這里定在虎牢。故我軍仍攻汜水為上?!?br/>
……
以往,在右北平,公孫瓚所對敵人,多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對于平原上騎兵的運用,公孫瓚頗有心德。而對于攻城、攻關(guān)來說,就很一般了。
次日,卯時點將,辰時進兵,戰(zhàn)鼓擂響,馬蹄踏踏。首先是井欄,推到了距離關(guān)墻一百五十步距離的位置。這是弓箭的有效射程范圍。井欄上面,有三名大力神箭手,即將與守關(guān)士兵對射。上面有木板保護那三名大力神箭手基本不受對方弓箭的傷害。此時,這三人眼見守關(guān)士兵正隱藏在墻垛的后面,暫時沒有射箭。
下面的士兵繼續(xù)推進到距離城墻一百步。然后,關(guān)墻上面的士兵開始從城垛的孔洞往外射箭。
當(dāng)然可以從城垛孔洞射箭,但這箭的距離就近了。殺傷范圍極其有限,尤其是在攻關(guān)士兵有防備舉盾牌的時候。這當(dāng)然是因為關(guān)墻上的士兵受到了井欄壓制的原因。
距離五十步了,步兵們開始建立一個個的小型盾陣,以便弓箭兵與關(guān)上對射。很快,盾陣完成,弓箭兵就位。又一通戰(zhàn)鼓擂響,最后五十步,公孫瓚軍發(fā)動了猛烈的沖鋒。
……
裝火油的罐子,其大小通常跟酒壇差不多。這樣說,還不具體。因為酒壇也有大有小。一般常見的酒壇,是十斤裝的。裝火油的罐子像的就是這個。這是因為,做大了,萬一破損,損失慘重;做小了會增加搬運的次數(shù),勞神費力。
田潤穿越來了,純粹的容器,就變成了出人意料的武器:一斤裝的小罐子就出來了。
這種小罐子,罐口比較緊。只要傾翻的時間不太長,里面的油就不會泄漏。蓋子有個小眼,使用的時候,拿火油浸泡過的布條系在上面,點燃,然后扔出去,就成了手擲式燃燒彈了。
接近一斤的火油加上接近兩斤的罐子,兩斤半左右的重量,能扔多遠?一般士兵,平地扔四十步。汜水關(guān)居高臨下,可達五十步以上。
……
最先扔下來的卻不是小罐,而是十斤裝的大罐。兩千多罐火油自關(guān)墻上扔下。由于關(guān)墻下寬上窄乃一斜面,絕大部分扔出的罐子都沒有到達墻底,而是在墻面上就破裂了。少數(shù)油罐及地而碎?;鹩托纬闪艘坏榔俨迹瑖娭闉R玉,傾瀉而下。轉(zhuǎn)而又向公孫瓚的軍隊席卷而去。
當(dāng)?shù)谝还藁鹩驮陉P(guān)墻上破碎的時候,攻關(guān)士兵中的個別人心里一動,猜到那是火油。緊接著兩千多罐火油陸續(xù)扔了下來,所有的攻關(guān)士兵都不認為這是火油了?;鹩投噘F,不可能有這么多。更何況,既是火油,當(dāng)然是點燃了再扔下來才是啊。
不是火油,當(dāng)然就是水了。而是水的話,又有點少。這么一點水,完全不能阻止攻關(guān)士兵的步伐。很快,攻關(guān)士兵就到達關(guān)下十步。一架一架的云梯靠上了關(guān)墻。負責(zé)攀登的士兵還沒等云梯完全放好就開始往上爬。
手擲式燃燒彈被扔了出來。第一罐,是高順扔的。高順勁兒大,砸到了井欄的欄身。但蓋子上面的小火苗未能引燃噴濺而出的火油。
扔小罐火油,只需要一只手。左手持盾,右手拿火油就行了。用不著擔(dān)心井欄上面的大力神箭手。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三名大力神箭手開始射箭了。
其實前面扔大罐火油的時候是個好機會。但每個士兵只扔了兩罐;三人一猶豫,就錯過了。一般說來,井欄神箭手的主要作用是為云梯攀登士兵提供掩護。而自始至終,汜水關(guān)還沒有對攻關(guān)一方的云梯攀登士兵組織起一次有效的攻擊。神箭手的任務(wù)還沒做,就好像快要完成了。如果真的完成了,而自己什么都沒做的話,估計是會被處罰的。因此,神箭手們明知射不到人,還是一箭一箭地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