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很快就把新的輔一操作系統(tǒng)軟體制作好了,等他們出來,蘇鴻就把這個操作系統(tǒng)軟件以及《基礎體術》軟體都分享給他們,讓他們更新了輔一的操作系統(tǒng),安裝好《基礎體術》軟體。
回到家里,十點剛過,蘇鴻洗漱完畢,就上床躺下了。
今天發(fā)生太多事,身體不疲勞,大腦也疲勞了,他想早點休息,好好地休息一下。
躺在床上,蘇鴻把輔一的功能和操作又熟悉了一遍,感覺已經能夠熟煉地使用了,就不再多想,很快進入了深度睡眠之中。
這一覺睡得比較沉,比較久,直到上午十點多鐘自然醒。
洗漱完畢,解決了肚子問題,蘇鴻開始新一天的修煉任務,《天工録》的十二幅基本運功圖,要搬運一遍。
因為不需要再象首次修煉那樣去感應念力子,所以可以節(jié)省下大量的時間,十二幅基本運功圖搬運完畢,也就花了四個多小時的時間。
因為新生的念力子都已經采集完畢,他就是把十二幅運動圖再重新搬運一遍也沒有什么用,所以只能做別的了。
《基礎體術》的修煉,與一般的拳法修煉不一樣,要講究整體性。
就是說,每一次修煉,都要把所有動作做一遍,從頭做到尾。
這并不是說煉到中間沒體力了也不能休息,只是要求在休息之后,要接著剛才中斷的地方,接著往下煉。
考慮到保密的問題,不能選擇在公共活動區(qū)修煉《基礎體術》,在網(wǎng)上查了查,去附近的武館租用獨享的武技訓練房,一個小時要五百布幣,太貴!
武館里面當然也有公用的武技訓練房,可以使用,但是這個時段,公用的武技訓練房肯定是很緊張,每一間都是多人輪流使用,一般都是二十分鐘一節(jié)交割使用權;每個排隊者除了自己進房訓練的時候,其它時間只能在等待區(qū)做一些器械訓練或者活動放松,與他人聊天。
幾個人輪流使用一間訓練房太沒有效率了,蘇鴻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浪費,想了想,西邊城區(qū)之外的山間有許多的林間空地,好多人周末的時候去那里野營,這些地方也是可以練拳的,決定就去那里。
在地圖上選好一個附近有地鐵站的山林,蘇鴻就出發(fā)了。
路上花了三十多分鐘的時間,到了這個林間空地,果然是沒什么人,他找了一個僻靜的區(qū)域,就開始修煉《基礎體術》。
不象以前的拳法套路教學那樣先播放標準動作影像,《基礎體術》軟體的教學是從被動訓練模式開始,也就是在獲得主人授權之后,系統(tǒng)直接接管身體控制,依照《基礎體術》的標準動作開始訓練。
這種被動訓練模式是原本的輔一系統(tǒng)軟體做不到的,它只能通過信號反饋提醒主人糾正動作,并不能直接操控主人的身體做出正確的動作。
蘇鴻很快就體會到了這種強迫式被動訓練模式的好處,不僅僅是可以直接帶來正確的動作記憶、動作節(jié)奏、力量分配等等,還可以根據(jù)身體的反應,精確地掌控每一段的訓練量和段與段之間的休息恢復時間。
因為是第一次訓練,身體需要適應,速度比較慢,把《基礎體術》練了一遍,用了五個多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