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導(dǎo)游的陪伴下,眾人參觀了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和全長25公里的百老匯大街……
在紐約,他們還將在附近繼續(xù)游玩3天,然后就要轉(zhuǎn)戰(zhàn)美國各地了。
正月初一和初二兩天,喬恩他們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陪著張楠一幫子人瞎逛,把人交給了那個華裔導(dǎo)游。
這樣也好,省得一會中文一會英文的別扭。
出國前簽署過一份保證書,在美期間不準脫團單獨行動,但真到了美國,這點根本保證不了。
別說張楠幾個,連幾位領(lǐng)導(dǎo)同志都常常兩三個一伙,到了晚上就出去晃蕩。
都出來了,還管什么規(guī)定。
到了初二那天,張楠提出要和關(guān)興權(quán)去辦點事,大家都沒說什么。
當天的集體行動是購物,雖然都沒多少錢,但購物這一條是少不了的。而且喬恩說過:他們找的導(dǎo)游絕對不存在吃回扣這一條,連小費也不用給,新麗秀公司會支付。
張楠兩人去干嘛?
當然是逛古董店——唐人街上就有好幾家,而且紐約還有幾處舊貨跳蚤市場挺有名,他當然不能錯過。
關(guān)興權(quán)對購物游不感興趣,攜帶的大部分美元都給了老班長,以備萬一。
不過沒想到。兩人出門晃蕩了一天,愣是一樣都沒買回來!
錢倒是還有差不多快兩萬美元,這么大個紐約,淘點小東西當然夠了。在唐人街,一些清代的瓷器什么的,幾百美元,甚至幾美元的都有,但張楠看不上。
而且和國內(nèi)相比,這價格也太高了!
青銅器雖然不多,但在整個紐約的古董市場里還是有的挑的。但基本都是價高檔次低,沒多大收藏價值。
不過也有古董店老板告訴張楠:好東西有時候會有,但價格不低,而且還得看機會。
至于華夏字畫,還是算了,這會還不如在國內(nèi)黑市和文物商店里淘呢。
同樣的還有銀元一類的錢幣,華夏貨色也有,但稀少品種極少,就被當做小玩樣在賣。至于刀幣、布幣一類的高古貨色,也是國內(nèi)便宜得多。
外國金銀幣很多,但都是這邊的行價,犯不著買,而且張楠對于此也不是很精通。
至于那些跳蚤市場,連家里不用的小孩玩具都賣,古董也大部分是西方貨色。勉強能稱為好東西的有,但也就是些19世紀的銀餐具什么的,買了不能當飯吃。
不過鬧明白了:到了星期天和一些節(jié)日時,跳蚤市場上就常會出現(xiàn)些稀奇古怪的好東西,全美國的跳蚤市場基本都是這個情況。
今兒這一趟,就當是考察市場,增長見識了。
西方古董,這行水也深!
重生前張楠還能算個華夏古董專家,但西方的古董、工藝品也最多算有所了解。
“看來回國后要找個機會,去姐夫那親戚那去系統(tǒng)請教下西方古玩這檔子事,不然就算寶貝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咱也認不出來!”
晃蕩了一天后,張楠已經(jīng)有了清醒的認識。
至于將來去請教那位老學究,不是為了了解價格什么的,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西方考古學知識。至于古董價值,如今的資本主義世界里,那些上檔次的西方古董、藝術(shù)品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概的價格標準。
最簡單的,從每年那么多拍賣行印刷的拍品資料、估價和成交宣傳冊里就能了解個大概。
還有那么多個舊貨市場和古董店:一枚當初批量制造古羅馬金幣,你問5個老板之后,再討價還價一番,估計也就能知道大概的出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