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凌凌和楊嵐航吃過那頓讓她胃疼的晚餐后,她的學習一直很忙,沒有機會再去見楊嵐航。他偶爾會給她打個電話,關心一下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直到距離研究生考試僅剩最后一個月時,她的數(shù)學、英語、政治都學得差不多了,才拿出珍藏已久的《材料科學基礎》,準備攻戰(zhàn)專業(yè)課。
原以為專業(yè)課背背重點應該就夠了,沒想到她翻開書,當抽象的立方體圖形闖進她的視線,當一段段莫名其妙的定義進駐她的大腦,她差點崩潰。
凌凌以為“摩爾”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他的一個定理,她對化學產(chǎn)生了恐懼癥。沒想到世界上還有個叫“布拉菲”的科學家,他居然畫了十四種格子,說這是晶體的微觀結構,她對著鐵桌子觀察很久,怎么也分辨不出來它屬于哪種形狀的格子。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還用(111)表示一個平面,用滿篇的(101)(110)(001)描述立體的圖形,她每次看見這個數(shù)字都要在紙上畫上半天,卻根本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說什么。
三個小時后她深刻地意識到材料科學有多么博大精深,比起材料科學的理論,電路圖簡直是美術課,匯編語言不過是數(shù)字和語言游戲。
這些把1微米認定為“大尺寸”的材料學家,才是最高深莫測的天才。
打開電腦,凌凌看見永遠有多遠在線,立刻問:“你學過材料科學基礎嗎?”
永遠有多遠:“看過一些。材料科學的入門基礎,簡單易懂?!?br/>
“簡單易懂?”凌凌對他的崇敬之情連綿不絕,“你能不能告訴我:布拉菲還活著嗎?”
永遠有多遠:“你很喜歡他嗎?我只知道他1848年證實了7種晶系□□有14種點陣。”
1848?一百多年,尸骨已寒了。他終于安息了,她也終于放心了。
凌凌:“那我就放心了,我真怕他再弄出點什么可怕的理論折磨我?!?br/>
永遠有多遠:“布拉菲絕對不會了。但別的科學家,我不敢保證?!?br/>
她擦擦額頭的冷汗,聽這語氣,她材料學研究生的前路漫漫無際??!
這時,手機響了,她拿出手機,上面顯示著:楊老師。她嚇得猛然站起,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接通電話。
“楊老師,您好!找我有事嗎?”她暗中祈禱千萬別問她學習的事。
“我給你的專業(yè)課書看得怎么樣了?能看懂嗎?有沒有什么問題?”
“看了一些。”她如實回答,“第一次接觸材料方面的書,有點看不太懂?!?br/>
“哪里不懂?”
“嗯……很多地方……”
他說:“我剛好有時間,你來我辦公室,我給你講一講?!?br/>
“呃,謝謝楊老師,那我現(xiàn)在過去。”
掛了電話,她禁不住對永遠有多遠抱怨:“唉!這到底是什么老師??!”
永遠有多遠:“怎么了?”
凌凌:“經(jīng)我總結,我得出一個定理:如果以楊嵐航作為評價一個人是否正常的標準,那么這個世界就沒有一個人是不正常的。”
永遠有多遠:“很精辟,能論證一下嗎?”
她倒是想跟他長篇大論一番,可惜現(xiàn)在不是討論評價標準的時候,凌凌戀戀不舍地打字:“他讓我去他辦公室,我要走了!等我回來再跟你好好論證?!?br/>
“好,我等你!”
她千般不舍地關了電腦,匆匆收拾了一下,直奔材料學院。拿著書走進楊嵐航辦公室時,他正在專注地寫著報告,手指輕盈地在鍵盤上敲動,不但有節(jié)奏,打字速度比她這專業(yè)聊天的還要快。有才華的人果然與眾不同,連打字都比別人有美感。
“坐!”他指了一下放在身邊的椅子,等她坐穩(wěn)后,問:“哪里不懂?”
她當然不敢翻到第一頁,隨便翻到書中間的一頁,指了指公式:“這里。”
“布拉格方程?這個的確有點難理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