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定下的隊員中最小的是十歲的崔逸晴,大概是因為女孩發(fā)育早于男孩,所以哪怕她最小,身高也是跟其他隊員差不多的,人也十分的懂事乖巧,最大的居然就是莊鳴翰,讓尹依笑稱他是老人。
接下來就是為期半個月的集訓,傳統(tǒng)的云華拳和劍日常練練配合度就行了,重點是要在這半個月里把新選的三個項目練出來。
要說這也是尹依對修行過的人的信心,要是一般的孩子,還有半月比賽了才來練新節(jié)目,先不要說練不練得出來,光壓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這些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們中修練時間最短的一個也有三年的功齡,別的不說,沉得住氣這一點,是云華功的基礎,沉不住的話也沒辦法天天堅持著枯坐下來。
果然不出尹依所料,孩子們的問題不太大,大問題出在編排老師身上。
配樂這一塊倒是比較好做,澄光已經給了初步的音樂,只要在原曲的基礎上略作修改便得了,但動作編排卻難得多,雖然已經有了基礎動作,但要改得更適合表演,這是很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專業(yè)的問題還是得等專業(yè)人士拿出個方案,但時間不可以浪費,尹依干脆和隊員們先練著壯稚的基礎動作,反正這個功法本就是舞修入門時活動開筋骨用的,就照著練也沒問題。
孩子們的悟性極高,運作協(xié)調性也好,不過半天時間,大體跳完基礎動作就沒問題了,等一天過去,已是能動作一致的跳完一套。
尹依信心十足,第二天照常練完了拳劍之后,又把壯稚練了一遍,因著專家老師還沒排出來,尹依干脆叫大家來練第二個項目。
這個功法被澄光取名叫純陽,頗有一種武俠之風,雖然也是舞修的入門功法之一,但主要是練身體的力度和柔韌性,而且配合用的道具居然是軟劍,特別考驗表演者的力量精度。
雖然名叫純陽,但這個舞是男女都可以練的,只是中間有幾個動作需要二人配合,一人為基,另一人做高難度的空中動作,所以已經有點脫離一般健身操的范疇,表演性質更濃一些,這也是尹依將它放在復賽第三場的原因,前面的是展示自家練習的功法,是大家都可以學習的,等到最后幾輪就必須炫技,表現(xiàn)出專業(yè)性來。
純陽的難度比壯稚大很多,便也難不到孩子們,特別是這個功法本身就有很強的觀賞性,倒成了編排老師最先拿出來的,正好接上了大家剛剛對新功法有一定的熟練程度的時候。
而最后用來決賽的壓軸功法尹依并未交由編排老師,而是全權托付給了柳宿,這一項已經不是凡人老師能夠領悟出來的動作了,而尹依把它當作底牌也不是看中它的表演性,而是把它當作修真界第一次在大眾面前向人們的展示,所以必須萬分慎重。
在隊員們都練了兩天純陽之后,壯稚終于排好,編排老師親自上門進行演示,尹依很是好奇,要說表演難度,純陽要比壯稚難得多,為何編排老師顯然更重視壯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