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
吃過午飯,臉上帶著笑容的高橋坐電車到了中學社,在大廳跟漂亮小姐姐做了登記,然后上十二樓《周刊少年星期三》編輯部。
這次路上總沒發(fā)生老頭讓座之類的事,真是太好了。
受到瀨尾的影響,他上周好不容易勤奮了一把,現(xiàn)在包里揣著用了七天時間趕出來的第三話和第四話,每一話都是三十多頁。
除去吃飯、睡覺、鍛煉之外,這段時間基本上全花在了畫漫畫……是花在了打印上,創(chuàng)作基本不費時間。
在打印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以節(jié)省時間的好辦法,那就是把最后那頁不變的全家福用復印機復印出來,然后再手動補充標題……一張可是能省一個半小時的。
能省一點是一點。
人都是逼出來的。
編輯部門口的小旗子依舊在那掛著,有幾個看上去應該是新人漫畫家的家伙正在外面走廊和副主編青山談著什么,神情蠻激動,貌似是“新人賞”的事。
“新人賞啊……如果能在新人賞里脫穎而出,那可就厲害了?!?br/> “啊,我記得遠藤也成為這里的漫畫家了,一會問問小野編輯他的成績怎么樣吧……雜志里的那個小短篇還不錯,感情上的應用挺飽滿,但在其他的方面不算太妙……人設太不討喜了,看著讓人生氣。”
高橋還是挺關注遠藤的,畢竟他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后的第一個朋友,言談舉止合得來,為人看著也正直體面……就是窮了點,現(xiàn)在還在當家教。
至于瀨尾,她和遠藤又不一樣,對于高橋來說是個好用的工具人。
雖然瀨尾的畫風和原本的《少末》不太一樣,但看起來并不會有很嚴重的違和感……可愛的感覺到了,就沒問題。
高橋簡單地調(diào)教了一下,瀨尾就能很好地表達出作品里的那份在絕望中歡笑的壓抑,靈性十足……至少目前的第一話在改了五六遍之后已經(jīng)符合高橋的要求了。
據(jù)瀨尾昨天晚上報喜說,小野編輯已經(jīng)通過了《少末》的初步審核,接下來會在所有編輯都參加的“作品審定會議”上進行提請,然后讓編輯們共同判斷這部作品有沒有連載的價值,有價值的話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培養(yǎng)……小野編輯表示,雖然瀨尾理紗這個名字讓人擔憂,但這部作品有直接進行連載的質量,遠遠強于她之前那幾本。
雖然這話非常之不客氣,但也很讓瀨尾興奮……畢竟這代表著小野編輯格外重視這部作品。要是話都不說一句,拿著原稿直接就走了才是悲哀。
當時的兩人在外面的華夏川菜館吃飯,這次沒帶小中二病,瀨尾沒有姐姐身份的束縛反而很放得開,再加上有高興的事情,開心得像喝了假酒,就差跳起舞來了。
一個文靜的女子竟也能如此瘋癲,讓高橋刮目相看了。
“誒,我的新作為什么沒有經(jīng)歷這些步驟?松岡主編在看之前就直接決定要了,后面開會也是為了進行推廣的安排,我什么……”
頂著瀨尾幽怨的目光,高橋的聲音越來越低了,最后幾句直接被吞到了肚子里。
“不是所有人都是高橋老師啊,你可是咱們雜志的看板,過去的質量證明了你的實力啊……當然,也有咱們雜志太冷門所以沒多少漫畫家的原因?!?br/> 瀨尾雖然成績不好,但對這里面的彎彎道道反而很清楚,一聽語氣就是老撲街了。
“哦,我是個超級厲害的漫畫家真是太好了。”
高橋點了點頭,用棒讀的語氣說。
這是人話嗎?氣得瀨尾想給他一頓貓貓拳來出氣,但不能打,就只能吃餃子來解氣。
這家楊記菜館的餃子很有特色,九個不同餡料的煎餃拼成漂亮的冰花煎餃,想吃哪個要先破開在上面的脆薄餅,有種猜盲盒的感覺,好看又好吃。
在“咔嚓咔嚓”的聲音里取出藏起來的煎餃,蘸上一點混著辣椒油的陳醋,入口同樣的“咔嚓咔嚓”聲里,舌尖先是傳來微辣和酸澀,而后咬開煎餃,筋道的豬肉和滑嫩的香菇在嘴里爆發(fā)出濃郁的香氣,奏成最美妙的變奏。
想起餃子的味道,剛吃過豬腳飯的高橋又有點餓了,摸了摸肚子,對原主小貓一樣的飯量感覺不算太滿意,
“我原本一頓飯能吃二十五個餃子?!?br/> “誒,也不知道結果怎么樣……雖然在我看來這漫畫簡直是神作,但其他人又沒看過全篇不知道后面走向,很難判斷吧……偏日常流的漫畫和番劇只看一話就拍案叫絕的場景只存在小說里……又不是《赤瞳》那樣開篇大反轉的,或者那些有原著人氣加成的輕改。”
說是原著加成……但這個世界的輕小說不算太發(fā)達,市面上暢銷的小說多數(shù)是從華夏國那邊輸出過來的,各種穿越的玄幻題材、武俠題材、科幻題材……櫻花國國產(chǎn)輕小說那可憐的腦洞和文筆基本都是被吊著打。
在地球,角川流氓能壓著另外兩家集團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手里的五家輕小說文庫太強。
不過在這個世界就不行了。這也是大巖筑集團在出版集團御三家里只能拍末位的原因之一。
雖然華夏網(wǎng)文很厲害,但動漫就不行了。華夏國的動漫文化起步?jīng)]有櫻花國早,行業(yè)制度也不算規(guī)范,所以動漫產(chǎn)業(yè)還是櫻花國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