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效果涉及自身的法術試驗,按照嚴格的條例來說,應該按照“臨床試驗”標準來進行。首先進行的是原理試驗,然后是動物試驗,最后才能進行分為三期的臨床試驗來驗證。
動物試驗和一期臨床驗證的是安全性,二三期臨床驗證的是“有效”性。作為試驗最基礎的還必須保證控制變量,消除主觀偏差和個體偏好,試驗需要雙盲對照。
生物物理化學等等試驗或實驗都有著嚴格的安全標準和隔離機制,這些復雜的條例設施有效地避大部分免意外的發(fā)生。而且在更小幾率的意外依然發(fā)生后可以有效的隔離影響,不讓其擴散。
格拉維斯雖然擁有這些知識的“資料”,但是“資料”只是資料,哪怕是寫入到大腦中,沒有主動去理解是無法明白其中的意義的。
幼龍正在作死,當然它能確定這樣做不會對自己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閃爍的第三個法術運轉核心魔力功耗占比很低,比標記錨點更低。
這樣的能量輸出顯然不是用來保護閃爍的施法者本身的,幼龍將閃爍拆解后首先做的事就是單獨嘗試一下這個法術的運轉。
幼龍慢悠悠的構建出一個新的獨立法術,微量的魔力消耗后,感覺到微弱的電磁力均勻的分散到自己身軀。分散的非常徹底,以幼龍的感知至少是每個細胞都被均勻的分配到那么一點點微弱的作用力,也許作用到更微觀的級別,但是幼龍現在還感知不到。
除此之外幼龍再也沒有感受到其它感覺。
格拉維斯對這個法術的作用非常不解,感覺上這法術就是給自己均勻的加上微乎其微的力,這種作用力在閃爍過程中難道有什么不可代替的作用?
幼龍使用遠程傳送法陣時候可沒有這種感覺。
只有親自嘗試一下才能知道這是什么效果,幼龍很淡定的想到。直接蹦到高級施法者等級的它連閃爍的前置法術——遙感拾取都沒去看看。
格拉維斯后挪了一步,讓出一點液態(tài)金屬撐起來的安全屋空間,它只打算閃爍一丁點兒距離,如果發(fā)生什么意外也會動靜小點。
閃爍錨點的設立有些唯心,不理解法術運行子原理情況下通過目視就直接能選擇,這在幼龍看來并不安全,待會需要進行改動。
零位錨點是自身重心,幼龍看不到自己體內自然目視不到重心,之前閃爍試驗移動兩米的距離是移動后尾部與移動前鼻翼的距離。此時幼龍目視錨點就是自己鼻翼,一切正常情況下閃爍釋放后會向前移動半個身位。
在龍脈武裝的感知中,畫出感應線表示將會非常纖細的引力向前延伸,錨點建立。第二個法術運轉開始核心生效,腳下大地強大的引力開始彎曲形成橢球泡將整個幼龍包裹,橢球泡內整個慣性系被從原本系統摘離,拉入到新的時間參考系之中。
然后橢球泡一端順著錨點建立時前伸的狹小隧道拉伸,被摘離的幼龍所在的慣性系一同扭曲拉伸,在錨點位置恢復成橢球泡,位移發(fā)生了。
幼龍所處的慣性系被從原系統摘離狗,除了超越光速的效應其它任何聯系都不在與原慣性系保持,幼龍通過龍脈武裝感應到緩慢的引力橢球泡拉伸變形移動過程,在原本主物質界所處的慣性系統中發(fā)射時間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