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得此言,都拭目以待,大家都希望看到秦舸墮馬,因為只有這樣,那使者才不能一直譏諷大梁的公主。
只是,那秦舸走到馬兒身邊,輕輕地撫摸著馬頭,本來馬兒一直仰頭呼氣,在秦舸的撫摸下,卻陡然平靜下來,馬頭稍稍低了一些,眸中的煞氣也盡斂。
面容尖瘦的秦舸微微一笑,走到馬旁,輕輕地拍了一下馬身,然后一個翻身,騎在了馬背上,翻身上馬的姿勢十分優(yōu)美,并且迅疾,在場的人幾乎看不清她是如何在一瞬間上了馬背的。
小小的身子騎在高大的馬背上,顯得很突兀可笑,但是,沒有人笑,因為,這是北漠對大梁的挑釁,此女若不墮馬,大梁沒有一位公主可以迎戰(zhàn)。
只是,在場的人也沒太看好秦舸,因為,一個小小的女子,如何策馬從梧桐樹中穿插數(shù)次?而且,最后可還得彎弓射箭,這小小的女子,怕是連弓都彎不到吧?
在場的人除了元肅高凌風寧郡王等這些戰(zhàn)將之外,幾乎都沒看好秦舸,只等著看秦舸的笑話。
但是元肅與高凌風卻明白,光從秦舸翻身上馬到順手挽起韁繩一系列動作,便知道此女精通騎術(shù),而且,從她的腳法,輕盈身段可知,她是內(nèi)功高手,彎弓射箭對她而言,沒有絲毫的難度。
清河盯著秦舸,腦中忽然閃出一個人來。那年她入宮見皇太后,曾聽皇太后說過北漠有一位女將軍,叫秦舟,而非秦舸,不過想來,名字是可以換的,秦舟秦舸,大概是同一個人。
秦可乃是北漠戰(zhàn)將,身材雖瘦小,卻有天生神力,用兵如神,決勝千里,因有她坐鎮(zhèn)邊關(guān),所以,這幾年無人敢入侵北漠。
這一次不過是迎親,為何要派遣秦可來大梁?北漠的皇帝到底有什么陰謀?這一場和親,是和平的開始還是戰(zhàn)爭的開始?
正思慮間,便聽得秦舸呵斥一聲,策馬揚鞭,馬兒仰天長嘶一聲,撒腿便跑。
秦舸身子微微向前傾,彎曲著雙腿,膝蓋與小腿內(nèi)側(cè)貼住馬身,至于如何用力控制,旁人看不出,精通馬術(shù)的元肅與高凌風卻知道。
高大的駿馬從第一根梧桐樹間隙中穿過,看似高大壯健的駿馬在她的驅(qū)使之下竟靈活無比,像是知曉她的心意一般,頃刻又穿過第二株。
第三株與第四株之間很窄小,而且有枝葉橫生出來,藤蔓纏繞形成一個拱門,要從這里穿過,要把身子彎倒,或者后仰貼住馬背,但是這樣一來,意味著重心會有所轉(zhuǎn)移,若騎術(shù)不精的人,有可能會在這一關(guān)墮馬,就算不墮馬,也會牽扯藤蔓,或者被藤蔓上的荊棘刺傷。
只見秦舸在接近藤蔓營造的拱門時,身子倏然后傾,然后一個旋轉(zhuǎn),在迅疾的奔跑過程中,她倏然在馬背上消失。
眾人驚呼,是墮馬了嗎?但是馬蹄揚起的灰塵朦朧,卻不見地上有人。
穿過拱門,她又突然出現(xiàn)在馬背上,并且挺直了身體,臉上盡然是自信的表情。
眾人不禁詫異,剛才分明不見了她,她到底躲在哪里了?
清河自然知道剛才她在過拱門的時候,身子藏在馬腹中,這高難度的動作,除了要精湛的騎術(shù)之外,還要有內(nèi)力配合,否則沒辦法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