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驥大人回報,他在秦嶺之中的商州鎮(zhèn),與明朝的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徐節(jié)結交。徐節(jié)為袁術效力,與袁術一起加入白蓮教,袁術為白蓮教大護法,徐節(jié)為護法。他愿提供白蓮教的動向,以幫助我們鎮(zhèn)壓白蓮教?!?br/>
“當前,白蓮教已經控制商洛山一帶的各座村莊和鎮(zhèn)子,深得人心?!?br/>
“白蓮教之前在南陽盆地征戰(zhàn),后來被當地諸侯擊敗,在賊首唐賽兒、徐鴻儒的帶領下,轉戰(zhàn)秦嶺之中的商州。”
“這伙白蓮教護法,似乎懂得一些妖術。”
“唐賽兒乃是永樂年間的白蓮教首領,而徐鴻儒是萬歷、天啟年間的白蓮教首領。二人都是山東人氏,因此兩支白蓮教為了對付南陽地方的諸侯,選擇合流。唐賽兒的妖術更為高強,因此成為白蓮教首領,被白蓮教教眾稱之為白蓮圣女?!?br/>
張華派去探查秦嶺深處的錦衣衛(wèi)陸續(xù)傳回消息,袁術竟然被白蓮教吞并。
不過各方勢力角逐,相互吞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讓朱驥繼續(xù)打探白蓮教的動靜,密切監(jiān)視白蓮教的一舉一動?!?br/>
“這個監(jiān)察御史徐節(jié),需要重點拉攏?!?br/>
張華可不想白蓮教向自己的地盤擴張。
以白蓮教煽動人心的能力,必定會讓雍州各地村民人心惶惶。
監(jiān)察御史徐節(jié)雖然名聲不顯,但能夠擔任監(jiān)察御史,在他們的朝代也算是朝廷要員了。監(jiān)察御史負責巡視各道,彈劾百官。對于人才,張華全部拉攏。
張華安插錦衣衛(wèi)監(jiān)視白蓮教的舉動,然后繼續(xù)在關中種田。
正值農時,張華、秦孝公、曹真都在努力種田,解決今年的軍糧問題,暫時休兵。
與此同時,水利監(jiān)郭守敬已經帶著民夫,開始挖掘鄭國渠,為將來做長久之計。
鄭國渠修成,可新增灌溉良田數百萬畝,為張華勢力源源不斷提供糧食。
張華將部分人口遷徙至長安、夏鎮(zhèn),提升這兩座三級鎮(zhèn)子的繁榮度,盡快將它們升級為小型城池。
如不是安祿山破壞,長安早就是關中第一座城池。
長安經過兩次戰(zhàn)亂,終于在張華手中,重新升級為城池。
另外一邊,夏鎮(zhèn)在范仲淹的經營下,從三級鎮(zhèn)子升級為小型城池,成為河洛第一座城池!
目前,張華勢力有兩座城池,一座長安城,一座夏城,人口超過十萬,成為關中、河洛地區(qū)的軍政中心。
而且長安城、夏城升級之后,越來越多人口涌向這兩座城池。
除了種田,張華不忘打造軍備,尤其是打造唐軍普遍裝備的明光甲。
明光甲的特征在于胸前、背后有大型的圓形或橢圓形甲板,經過打磨,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故名明光甲。
這個世界的明光甲擁有不俗的防御能力,可供步兵和騎兵使用。
【兵器】:明光甲
【效果】:防御力+4,減少武將和士兵受到的部分傷害,其中弓箭傷害減少40%。
【可裝備兵種】:騎兵、步兵
【特殊說明】:在制式明光甲的基礎之上,工藝高明的鐵匠可以用品質更高的材料,鍛造出可供武將裝備的特制明光甲,但成本更高。
明光甲的效果不錯,只是成本也極高,在唐玄宗勢力,只有重甲步兵、重甲騎兵裝備明光甲,提升防御力。
張華令人新打造一萬副明光甲,在攻打秦孝公和曹真時,可以派上用場。
明光甲不只是提升防御力,而且一群重甲騎兵、重甲步兵穿著明光甲列陣,真正是甲光向日金鱗開,氣勢十足,足以恐嚇敵軍。
顏值就是戰(zhàn)斗力。
長安城在唐玄宗、張華的經營下,逐漸成為關中的經濟、政治、軍事中心。
一座城池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決定了其地位。
在漢朝之后,誰沒有聽說過長安這兩個字?
一隊馬車來到長安城的南門,竟然還有幾十個甲士護衛(wèi)。
鎮(zhèn)守城墻的將領攔住這支馬隊。
這支馬隊的旌旗、盔甲,不是張華勢力的制式,而是來自于其他勢力。
“你們是哪里人?”
“這位將軍,我們乃是川蜀的商人,運輸茶葉前來關中販賣,以換些馬匹回去。請將軍放心,我們會向此地官府上交茶稅,一分不少。如果能夠在長安設立商鋪,專供茶葉。長年累月,對于此地官府而言,也是一筆不菲的稅收?!?br/>
為首的茶商說明來意,相信對方不會過于為難自己。
要知道,茶葉在川蜀、東南盛產,在古代是缺一不可的物資之一。
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對于古代官府而言,茶和鹽一樣,都是重要的稅收商品。
這個世界也不例外。
城門武將也知道茶葉的重要性,這可是好東西,川蜀的茶葉更是良品。
“你們且在城外等候,我前去稟報縣衙,看縣令如何安置你們?!?br/>
“多謝大人。”
這個來自蜀地的商人也不著急。
他的茶葉車隊所到之處,無不受到諸侯歡迎,尤其是越到北方,越是受到追捧。
不少諸侯愿意用戰(zhàn)馬來交換茶葉。
以物易物,才是古代的常態(tài)。
主管長安城內政事務的謝安聽說有川蜀商人的茶葉車隊來到長安,知道這是建立茶馬貿易的機會,于是立即召見這支馬隊的商人首領。
護衛(wèi)馬隊的幾十名甲士被留在長安城外,以免他們在城內滋事。
“你們的車隊,還有多少斤茶葉?”
謝安設宴招待這個川蜀商人,詢問其茶葉情況。
張華勢力缺少茶葉。
如果有茶葉,那么就可以賣給平民,收集民間財富,用于招兵買馬。
這個川蜀商人答道:“我本帶來茶葉兩萬斤,沿途已經賣出一萬五千斤,還剩下五千斤。聽說長安繁榮,打算在長安賣掉這五千斤茶葉。”
“五千斤茶葉,不算多。價格如何?”
“上等馬,換茶葉120斤。中等馬,換茶葉70斤。下等馬,換茶葉50斤?!?br/>
“倒也合理。今后你們每年,可運茶葉三萬斤前來長安,甚至是五萬斤、八萬斤,長安都能消化這一批茶葉?!?br/>
謝安知道川蜀缺馬,如果長安不拿馬匹來交換了茶葉,也會有其他勢力愿意以馬換茶,尤其是涼州的諸侯,更是不缺少馬匹。
因此這個川蜀茶商才有恃無恐。
川蜀盛產茶葉,可以借助茶葉換取大量缺少的物資,五千斤茶葉,就可以換來四、五十匹上等戰(zhàn)馬了。
這還是第一批來到長安的茶商。
在此之前,各地都是小勢力,互相攻打,道路堵塞,川蜀的茶商想要來到關中,需要經過幾百個小勢力。
然而,在經過兩年的互相攻伐,小勢力被滅亡,剩下的都是一定規(guī)模的大諸侯,反而有利于商隊在各地周轉商品。
五千斤茶葉只是杯水車薪,以張華勢力的人口,五十萬斤茶葉都能消化。
茶商說道:“這個請放心。此次我出川,為的是打開一條商路。今后商路暢通無阻,接下來可分批將十萬斤茶葉運來長安城?!?br/>
長安城人口眾多,而且此地居民算是富庶,因此成為川蜀茶商占領的重要市場,不只是用茶葉來兌換戰(zhàn)馬,還可以用于兌換其他物資,比如金銀、銅器、鐵器、布匹、皮革等等。
諸侯在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而歷朝歷代的商人們也在進行無形的戰(zhàn)爭,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