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給她優(yōu)渥的報酬,給她體面的生活,她卻恩將仇報,只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住之處,所以蘇沫對于利用她對付白思齊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文娟被趕出蘇公館后便沒有了收入,一家人等著她養(yǎng),若是她拿不出錢就要被父母一同打罵,她被逼無奈之下只能找上了白思齊,畢竟她手里有白思齊的把柄。
剛開始文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找上白思齊要錢,威脅白思齊如果她不給自己錢就把她監(jiān)視蘇沫、故意誣陷蘇沫和方子默有關(guān)系的事情說出去。
那時文娟也沒有敢要太多錢,而白思齊又被徐雁書登在報紙上的書信搞得焦頭爛額,自然不耐煩應付文娟,隨便給了她點錢就把她打發(fā)走了。
這讓文娟發(fā)現(xiàn)了一條生財之路,于是隔三差五地就去找白思齊,要的錢也越來越多,直到白思齊實在無法忍受,直接讓家里的下人把她給打了出去。
被打了的文娟心里恨上了白思齊,便真的把白思齊做的事情說了出去,而且還添油加醋,說蘇沫和盛懷遠離婚也是因為白思齊的挑撥離間。
白思齊好不容易壓下去信件的事,轉(zhuǎn)頭又被頂?shù)搅孙L口浪尖,大家都覺得,白思齊又是蠱惑方子默和徐雁書離婚,又是挑撥蘇沫和盛懷遠離婚,簡直就是狐貍精嘛。
恰在這個時候,蘇沫在國外外交桌上的精彩表現(xiàn)也傳回了國內(nèi),蘇沫立刻被渲染成了巾幗英雄。
人們往往是這樣的,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特別光彩的時候,她不好的一面就會被人下意識地忽視,認為她是一個完美的人。
當然這樣也有壞處,就是當人們發(fā)現(xiàn)她不完美的時候,就會奮盡全力地把她踩進污泥里。
不過此時這樣的印象對蘇沫來說是一種助力,至少所有輿論都天然地站在自己這一邊,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被心機女拆散家庭的受害者。
而白思齊這個三番兩次挑撥夫妻關(guān)系的惡毒女子,眾人自然是恨不得把她處以絞刑。
經(jīng)過了這么一番折騰,司法部長家毫不客氣地退了和白思齊的婚事,聽說司法部長的長子倒是對白思齊情根深種,可是并沒有什么用,他根本反抗不了家里的安排,直接被送到國外讀書去了。
白思齊的父親知道了退婚的消息,當場被氣得昏了過去,沒過幾日就去世了,白家沒了白父這根頂梁柱,又墻倒眾人推,很快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聽說現(xiàn)在白思齊家已經(jīng)在收拾家當準備回老家去了。
蘇沫打開屬性面板看了看,懲罰幕后兇手的任務果然已經(jīng)進展地到了100%,看來懲罰的程度和對方做的惡事有關(guān),只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算是完成任務。
可惜的是,蘇沫懲治方子默的任務進度只到了50%,蘇沫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方子默做的事,不是讓他丟些名聲就能償還的,二是因為在這件事情里,所有人唾棄的都是白思齊,對方子默的討伐要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