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星空的外圍是永恒的混沌迷霧。
意識星空的廣度是可以隨意拓展的,只要有閑,就算是一個一階施法者也可以將意識星空拓展到三五階施法者的廣度。事實上大量精神力控制天賦差強人意的召喚師們也都是這樣做的。
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等階的星座(法術模型)支撐的話,即便拓展意識星空的深度,過一段時間深度也會慢慢回退到原本的樣子。
再說星座。
如果一個施法者不準備走召喚師路線的話,那么法術模型的構建可以說得上是整個職業(yè)生涯中的頭等大事。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同樣的一個法術對于不同的施法者來說,法術模型會有細微的區(qū)別。
施法者在構建法術模型的時候,要根據(jù)各種法術原理進行微調,才能構建符合自身特性的法術模型。而微調的適配性則決定了,法術模型在充能施術的時候能否完成法術的完美效果,甚至于法術模型是否能夠成功構筑。
同樣的能量輸入之下,一個構筑糟糕的二階法術,甚至可能沒有一個完美構筑的一階法術的效果更強。因為一個已經成型的法術模型,被星辰之間的星光銀柱緊密連接,如同焊死了的車門一般無法再行拆分。所以對于施法者來說,一個構筑糟糕的法術模型就是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強迫癥傾向的極端施法者可能會直接把它流放到意識星空的邊緣,然后徹底引爆,拓展意識星空的廣度深度來廢物利用——當然也可能因此傷到意識星空;但是對于大部分施法者,構建一個法術模型實在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一個搞不好還有小概率搞出大暴動,烹飪烤腦花,所以如果不是一個非常核心的法術的話,也就放在那里放著了,反正來都來了……
最后說星等。
最暗淡的六等星是一個施法者在意識星空中凝練星辰的雛形,也是見習施法者們的標志。
在施法者構筑出一階法術模型后,他就可以將自由星辰置于一階星座附近,同時對其加大能量輸入,六等星便會逐漸轉化為五等星。
對于意識星空中星座數(shù)量少的施法者來說,星辰的等級提升也是個水磨功夫,慢的很。五等、四等、三等星分別可以為初級、中級、高級對應階位的法術模型供能。
待到九階法術模型構建完畢,施法者便正式晉升九階。而此時,他便要將千百個三等星辰統(tǒng)合運行模式,形成一個星云,可以為施法者提供各類法術強化。
一個施法者擁有了星云之后,他便是開始參悟法則的準傳奇強者了。而這個星云便是他的成道之基,用以承載法則的立身之本,也是繼星座之后意識星空新的支撐物。
星云小也好,大也罷,全在于施法者本身的選擇。最基礎的百星星云只能夠承載一條法則,若成為傳奇之后想再向星云之中增加星辰數(shù)目,那就不像是在九階之時那么簡單了。
但是星云形成了之后其間的星辰亦如構筑法術模型的星辰一樣,被固化,無法供能,所以即便星云能夠為施法者強化施法,施法者成為準傳奇之后依舊大多實力大跌,隱居不出。故世上行走的準傳奇施法者遠遠少于準傳奇戰(zhàn)職者和神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