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r/> 那一瞬間,只見原本熱鬧的街道幾乎瞬間安靜了。
還有一些行人根本不知道天命閣沈度究竟是誰,于是紛紛低聲問旁人,那帶著穿透力的聲音,宛若是梵音一般,仿佛可以震懾靈魂。
一篇《醉翁亭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區(qū)區(qū)幾百字,若是尋常人,一兩分鐘就可以念完,但是沈度念得比較慢,而且比較有力,所以時間就加長了很多,大概需要念七八分鐘。
當(dāng)念到“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睍r,安靜傾聽的人更多了,有人似乎已經(jīng)有人已經(jīng)沉浸在了意境當(dāng)中,如癡如醉。
而坐在不遠處的薄秀秀,也是睜大了清澈的大眼眸中望著這邊,神情中帶著一絲愕然、一絲喜悅,還有……一絲復(fù)雜的情緒,朱唇微勾、粉腮紅潤、秀眸無比明亮。
然而不僅僅如此,更加古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公園里面的鳥兒似乎也聽到了這朗誦聲,忽然嘩啦啦地幾聲,從不遠處的大樹上飛了下來,落在了附近的草地上,做出的側(cè)耳傾聽的模樣。
鴿子、麻雀、喜鵲、畫眉、鸚鵡,甚至有一只彩色的鸚鵡落在了沈度的肩膀上。
不僅僅只是鳥類,還有一些寵物貓寵物狗……只見在那一霎那之間,有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妙感覺,宛若神跡。
“哇!”
有人驚奇的感嘆了一聲。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文章讀完,還帶著一股特殊的韻律,讓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回事,過了好一會兒之后,不遠處下響起了一聲哇地感嘆聲,接著一陣如雷般的掌聲冒出來。
“好!”
“好??!”
“讀的太好了!”
幾聲贊嘆聲冒出來。
沈度抬頭望去,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密密麻麻的圍著許許多多人,一眼望去,可能有七八十個。
這些人當(dāng)中,有熟悉面孔,有陌生面孔,還有不少小孩,估計剛剛聽到他在念,不敢打擾他,這個時候,才紛紛圍了上來。
原本落在地上的鳥兒,瞬間一哄而散。
“沈大師,您太厲害了,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把文章念的很好聽!”
“意境好強的,竟然連鳥兒都來聽了?!?br/> “對啊,竟然連鳥兒都過來了,太奇怪了?!?br/> “沈大師,再念一篇唄?剛剛我們來晚,前面沒有聽到!”
“對啊,沈大師,沒有聽過癮啊,再念一篇唄?您以前不是念過桃花源記嗎?”
“桃花源記?他還念過桃花源記?”一個穿著牛仔褲,扎著馬尾辮,帶著眼鏡的少女詫異,估計是不經(jīng)常來這邊。
“對,桃花源記可好聽了!”一個人回答道。
沈度望了眾人一眼,然后微微一笑:“這么多人??!”
在人群當(dāng)中大部分人他都見過,不過,小部分人卻從未見過,在路邊上,甚至已經(jīng)停著好幾輛車子,有人特地打開車門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