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深的方法果然奏效。
先是毒殺,再是劫殺,給那犯人的刺激可是不小。
既然對方要置他于死地,他也不必講什么情面了,索性死也要拉個墊背的,便將幕后指使他刺殺的人供了出來。
那人曾與他有些恩情,他這才接下了這樁差事,可刺殺之時,他并不知道被刺殺的對象是皇帝。
根據(jù)他提供的線索,大理寺順藤摸瓜,抓捕了謀劃刺殺之人,并查到了那人的底細。
他的妹妹竟是凌嬪的陪嫁侍女,雖然他死不認罪,但有這層關系在,凌嬪及其侍女難以完全脫身。
既然這事牽扯到了后宮,皇后便也出面干預。
后宮的手段不比外面,有的是磋磨人的法子。那宮女一次尋死不成,被人逮住了,再之后便是命不由己,想不招也不行了。
整件事果然和傅云深之前的猜測無差。
凌嬪當日冒著違抗圣旨的風險偷溜出宮,就是為了在這場刺殺中救駕,憑著救駕之功再獲圣寵。
然而,陰差陽錯,卻被林疏桐截了胡。
不過,她的做法還是奏效了的,起碼多少也挽回了一些圣心,只是后來又因凌婉月造謠太子一事再度受到牽連被冷落。
這起刺殺的目的或許還有栽贓太子的意圖在,但事已至此,能摘出去一個是一個。
凌嬪一力擔下了所有罪責,只道是為挽回圣心的偏激之舉,絕不承認還有陷害太子的成分在。
可如此周密的刺殺之事,皇帝自然不相信僅僅是出自于凌嬪這個久居深宮的女子之手,便不可避免的懷疑到了凌燮,甚至是五皇子。
然而并沒有明確的證據(jù)直接指向凌燮或五皇子。
策劃刺殺的是凌嬪的心腹,若事成,得益的也是凌嬪,和那兩人毫無關系。
五皇子是至親骨肉,凌燮為百官之首,都是斷然不能因為猜測就隨意降罪的。
最后,皇帝便只發(fā)落了凌嬪。
凌嬪的目的并不是傷害皇帝,又有著多年的情分在,所以皇帝只將她貶為庶人,打入冷宮,到底是留了她一條性命。
凌嬪倒了,五皇子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凌燮也消停了好一陣子。
太子乘勝追擊,有傅云深在大理寺任職,更加便宜行事。
傅云深翻閱過往案件卷宗,調出不少曾被凌燮壓下的冤假錯案,重新審理。
這一舉動使得不少投靠凌燮的官員落馬,朝臣被換掉了一大批,其中不乏凌燮精心安排多年處于關鍵位置的人。
五皇子干著急卻毫無辦法,因為他為了避免與朝臣交往過密,從而引起皇帝的猜忌,都是依靠凌燮聯(lián)絡朝臣。他與那些人是說不上話的,便不能集思廣益,也沒有立場為他們求情。
從前,那些人唯凌燮馬首是瞻,凌燮唯他馬首是瞻,倒也不妨事。
可如今,凌燮為了避嫌,閉門謝客,相當于拋棄了這些人,五皇子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心腹被一一鏟除。
凌燮這般為了自保而袖手旁觀的舉動,也寒了不少官員的心。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不過十幾日的時間,朝中官員大換血,朝堂勢力重新分布。
周靜容自然是感受不到這些無聲的血雨腥風的,她還在為元宵佳節(jié)要入宮而感到惋惜。
做了官夫人之后,她已經習慣了但凡有個節(jié)日,愛熱鬧的皇帝必定舉辦宮宴,召眾臣陪他同樂。
可問題是,周靜容一點也不覺得宮宴有趣。
宮宴無非就是能吃到只有宮里才有的美食,看看歌舞,拍拍皇帝的馬屁?;实刍蛟S覺得挺高興的,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還需時刻繃緊心弦,多難受。
這不,周靜容正悄瞇瞇的往嘴里塞東西吃,冷不防就被皇帝點了名。
原是因為宴上有一道撈汁什錦,皇帝吃了覺得甚是爽口,便贊了一句:“這菜瞧著新鮮,御膳房有如此巧思,該賞!”
皇后笑著接道:“皇上,這可不是御廚的功勞,是德音研制出來的。臣妾覺得這菜不錯,便加入了宮宴的菜單?!?br/>
裴德音起身回道:“皇伯父,這也不是臣女的功勞,是臣女從傅夫人所作的漫畫中學到的?!?br/>
皇帝還記得周靜容,向她看過去,贊道:“沒想到夫人不僅工于作畫,于美食之道也有研究,真是賢惠呀!”
周靜容被cue到,趕忙將嘴里還沒來得及嚼的肉生生吞下去,起身謝恩:“臣婦不敢當?!?br/>
皇帝笑瞇瞇道:“朕還記得你先前所作各國風俗之漫畫,獲得了使臣們的一致贊賞。正好來年春天朝中要派使臣去各國回訪,朕交給你一個任務,你且將夏朝的人文風情也作于漫畫,令使臣帶去各國,也讓他們領略領略我大夏的風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