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薛尚林年紀比李令武大上幾歲,輪官職兩人不相上下,又是多年老友,故他自稱一聲老兄也沒有什么不妥。
李令武是真的佩服薛尚林,寒門出身,沒有任何背景,當年在長安,論武功和才情雖然都不錯,但不是拔尖的那一批,不過薛尚林做事穩(wěn)健,極有毅力,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爬上雍州這個大燕最為重要一州的刺史,實屬不易。
“老哥你卻是看上去疲憊多了,土匪情況真的很難剿嗎?”李令武發(fā)問。
薛尚林武功達八品中階,正值盛年,這些天又歇息了不少日子,當然不會存在臉色疲憊一說,李令武如此發(fā)問,其實就是問朝會上那些參他的人所說的殘殺百姓一事,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老弟,雍州這么大,快刀方能斬亂麻呀!”薛尚林當然知道李令武的言下之意,嘆了口氣。
李令武瞬間明白。
雍州匪患嚴重,涉及的郡達到七八個,還有南山此等跨越數(shù)個郡的特殊地帶,皇上異常關心,所以薛尚林不得不采取慘烈的手段,一方面加快剿匪的速度,另一方面震懾土匪,以顯示朝廷的決心。
土匪問題就此打住,李令武又問:“對于五元的情況,你老哥怎么看?”
五元郡雖是軍備區(qū),直接聽從皇上命令,但是終究處在雍州內,其中詳細情況如何,薛尚林自然一清二楚。
薛尚林道:“匈奴人這次怕是要來真的了,五元城外已經(jīng)集結了不少騎兵,雖然沒有攻擊,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攻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匈奴人會在最為合適的時機出手的,你千萬別小瞧那些蠻子的智慧,他們最懂抓時機,還好周勝在冀州頂住了壓力,否則……否則五元郡怕是已經(jīng)丟了?!?br/> 李令武面容瞬間變得嚴肅,皇上告訴他的時候,他還以為匈奴人還在試探之中,想不到問題已經(jīng)如此嚴重了。
匈奴的實力,李令武當然知道。
當年鄭恒的父親鄭暉是何等的英雄,照樣死在匈奴人手中。
薛尚林續(xù)道:“你也知道秦思雨那個老小子,最是穩(wěn)健,出了名的老烏龜,對于防守相當有一手,如今都嚇到了,可見事情多么嚴重,依我之見,秦思雨那老小子還是穩(wěn)不住局面,也不知道陛下會怎么處理?!?br/> 李令武道:“陛下和我提過一嘴巴,會派蜀王殿下過去。”
薛尚林聞言,皺皺眉頭道:“蜀王殿下是個絕好的人選,過去主持大局固然沒問題,但是梁州怎么辦?吐蕃人也相當兇悍,這么多年來之所以只敢偶爾派人騷擾梁州,多半是懾于蜀王殿下的威名,若他去五元,梁州刺史賈宋雖然是個好手,但是終究沒有獨自面對過大場面,而林齊又是個莽夫,怕是很難穩(wěn)住吧,平時的話當然沒問題,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啊,大燕幾乎四面受敵,難保吐蕃膽子一橫,大舉進犯梁州呀?!?br/> 李令武嘆道:“暫時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從荊州調人過去,如今大燕沒有禍患的就只有荊州了……大燕這些年怎么感覺缺人呀?!?br/> 都是打仗給鬧的,大燕每隔四年就會舉行武道大會,成績優(yōu)異者都會被派遣出去,充當軍隊小頭目,甚至來不及成長,就死在了戰(zhàn)場上。
薛尚林哈哈一笑:“可惜老弟你職責重大,否則把你派到五元或者梁州,一定沒有任何可擔心的,陛下也會放一百個心?!?br/> 李令武苦笑一聲,道:“老哥說笑了。”
這個確實只是說說,李令武雖然是一等一的人才,不下于蜀王又或者北海王,但是身份非同小可,禁衛(wèi)軍可以說是皇上親衛(wèi),是保衛(wèi)皇室最重要的籌碼,而李令武又是皇上的心腹,本身威望甚高,對于各方勢力有很大的威懾力,皇上怎么會輕易放他出去。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一些朝廷大事,從冀州聊到揚州,產(chǎn)生了不少共鳴,皆生出心潮澎湃的感覺,想起來兒時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的場景。
正事聊完,薛尚林又說起了家常,道:“說起來,大燕的勛貴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老弟別皺眉,你現(xiàn)在能在長安城找出一個年輕人和當年的蜀王又或北海王相提并論嗎?退一步說,像老弟你、湯飛虎、周勝那樣的也沒有?!?br/> 這話說的有些泄氣,李令武本想反駁,但是仔細想了一番,不得不承認薛尚林說的是事實,也知道薛尚林有些看不起現(xiàn)在的勛貴子弟,鮮有拿正眼看他們的時候。
勛貴的嫡子雖然起點高,也不乏武功和才情都不錯的人,但都歷練不足,他們都是家中的寶貝,就算放出去歷練,也不會讓他干什么特別危險的事情,鮮有獨當一面的時候,幾年前鄭恒的大兒子鄭文通算是個相當不錯的苗子,可惜死在了契丹人手上。
一旁的李護想起來了李冀大壽時的李無鋒,默默嘆了一口氣。
薛尚林見氣氛有些沉默,哈哈一笑,道:“老弟你家的那幾個都不錯啊,我聽說你大兒子李無鋒最近突破了七品?老弟你好福氣啊?!?br/> 這可是李令武的驕傲,笑道:“當不得老哥夸獎,無鋒這小子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現(xiàn)在我正給了他一些差事呢,希望他能盡快成熟起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