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江東大軍開始渡江
建安十三年,臘月二十六日,江陵城南。
看著大江對岸一艘艘整裝待發(fā)的江東戰(zhàn)船,曹仁神色凝重道:“看來周瑜很清楚我們派了季弼前去談判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如今季弼尚未歸來,敵軍就已經(jīng)準備強行渡江了!只是不知道季弼能否平安歸來啊。”
周瑜不肯拖延時間渡江,這其實是曹丕早意料之中的事情。
聽到曹仁滿懷擔憂的語氣,曹丕寬慰道:“孫權和周瑜都不是氣量狹小之輩,陳長史乃是我軍正式使節(jié)前去,雖然不能拖住周瑜的行軍時間,不過想來安全還是沒有問題的,最多被周瑜留在軍中幾天而已?!?br/>
孫權和周瑜雖然都是對手,不過他們到底也是天下聞名的梟雄之輩,遠遠不是黃巾亂賊可以比擬的。所以陳矯此去出使雖然有些風險,不過想來性命應該無憂。
為了阻擊江東大軍渡江作戰(zhàn),曹丕和曹仁反復商議之下,最終確定了三道防線。
其中第一道防線是,江陵城南門之外的沿江碼頭已經(jīng)全部拆除,而且這幾天曹仁還指揮大軍故意在北岸的灘涂上,橫七豎八的插著許多長短不一的木樁,以此來增加江東大軍渡江上岸的難度。
當然,因為摸不清周瑜到底準備從何處登錄,所以江岸上的木樁比較稀疏。
第二道防線是,曹仁已經(jīng)把江陵城中所有的弩機一共一百一十三架全部帶來此處。一旦敵軍主力開始從渡江登陸,這些弩機將是阻擋他們想要前進的第二道阻力。
考慮到敵軍登陸之時會過于密集還有乘船前來的特點,曹丕特意對這些弩機做了一些額外的改進措施。
原本曹仁是想要把城中的投石機也全部帶過來的,不過曹丕仔細推演了一番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投石機本身過于笨重,并不利于搬運,一旦周瑜所部大軍渡江完畢,這些投石機根本來不及重新運回城中。而一旦江東大軍開始發(fā)起進攻,城投之上又少不了要用到這些投石機來壓制敵軍。
第三道防線,曹仁將自己手中僅有的一千名重甲步卒全部調遣出城,然后又在這些重甲步卒左右兩翼各自調撥了一千名長弓手。
一旦敵軍正式登陸完成,這些重甲步卒將會擋住他們繼續(xù)前進的道路,然后給兩翼長弓手創(chuàng)造機會進行狙殺。
從一開始,曹丕就沒準備在江水之畔和敵軍展開決戰(zhàn)。
因為作為守城一方,自己本就是占據(jù)了城池的優(yōu)勢。今日布置起來的三道防線,只是為了盡可能在敵軍渡江登陸之時狙殺他們的有生力量而已!
在孫權治理之下,江東之地雖然頗為富庶,不過曹丕很清楚兵力不足才是孫權的硬傷。
只要自己能夠在今日一戰(zhàn)中打掉敵軍四五千人的兵力,那么等到守城作戰(zhàn)時就能輕松許多了。
此時江風浩蕩之下,曹仁的帥旗被吹的獵獵作響!
看到大江對岸的敵軍已經(jīng)開始行動起來,曹仁沉聲喝令道:“弩機準備!立即開始填裝弩箭!刀盾手和長弓手開始檢查裝備,聽我號令隨時準備出擊!”
隨著曹仁一聲令下,負責操作弩機的五百多名軍士立即開始檢查裝備,填裝弩箭,隨時準備對來犯之敵發(fā)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