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哪兒尋摸來的?”
康術(shù)德凝神撫摸,同時開口發(fā)問。
“東郊垃圾場啊,就盲流子那兒?!?br/> 寧衛(wèi)民回答,跟著細說。
“其實他們那些人也都說不清怎么弄來的了,反正就是垃圾堆里翻出來的唄,都擱那兒好幾年了?!?br/> “那盲流子的頭兒,在這玩意的圓口上面扣了個鐵蓋子,一直就當(dāng)個燭臺用著呢?!?br/> “我是臨走時候沒看見,一腳踢翻了,才注意到的?!?br/> “您回來前,我剛把這口上那些爛七八糟的蠟油子剛清理完。您沒看這一地蠟渣兒嘛……”
康術(shù)德越看越凝重,聽寧衛(wèi)民這么說,不由發(fā)出了感慨。
“你小子可真有運道?。∵@樣的好東西都能用腳踢出來!”
寧衛(wèi)民當(dāng)然是由衷的驚喜。
“好東西?您……您的意思是說……這玩意當(dāng)真是寶貝?”
康術(shù)德又擺弄著四面轉(zhuǎn)著看了一圈兒,再次點頭確認。
“沒錯。照我看,還是個滿不錯的寶貝。這應(yīng)該是個燕國貴族用的酒器,叫尊?!?br/> “早些年啊,我跟著宋先生……哦,也就是帶我入行的師父,在張伯駒家里看見過一個與這件兒特別相似的。所以我能肯定。年代嘛……我認為,應(yīng)該是西周的?!?br/> “你看,這里面還有銘文啊??上也欢@個,這恐怕就得找專人給斷了……”
寧衛(wèi)民聽老爺子這么說,高興是高興,可他還有自己的顧慮。
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您怎么就肯定這不是民國仿的?我覺得整個東西沒精打采的破舊倒也罷了。我怎么看顏色不太對勁啊。您不覺得這東西太黯淡了嗎?烏了吧唧的,像蒙著一層的灰。而且發(fā)黃發(fā)黑,關(guān)鍵是它不夠綠啊。青銅器不都應(yīng)該是那種孔雀綠嗎?”
沒想到康術(shù)德極為不屑的一撇嘴。
“哎,傻小子。你還嫩呢。你覺著吃不準(zhǔn)吧?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樣?我告訴你,那就對了。恰恰因此,我才能肯定這東西是正經(jīng)的玩意?!?br/> “首先我告訴你一點,青銅器的材質(zhì)被稱為‘青銅’其實是一種誤解,金色才是古代青銅器的原色。高純度的青銅在剛制作出來的時候,古人稱其為‘吉金’,看上去金光燦爛,非常吉祥。”
“至于常人印象里的銅綠色其實是銅銹,這是由銅器,長期暴露在大氣下的時間來決定的。在氧化的過程里,銅器的表面顏色必須經(jīng)歷幾種變化,如紅色、紅綠色、棕色、蘭綠色,大約十年之后,才就會被眾所周知的孔雀綠所覆蓋。這么說吧,任何銅生銹都是綠的,但出土的銅器,還需要一個氧化過程,必須年頭夠才行?!?br/> “其次,你更得給我記住了。但凡真東西,真寶貝,都是有些黯淡的。并不會讓人一目了然。好寶貝都是讓人細細的去品,去感覺,去琢磨的。這也是當(dāng)年宋先生告訴我的話?!?br/> “因為這行里有句話叫‘賊光四射’。明白嗎?越往眼外頭跳越完蛋。但凡什么東西一奪目,一亮眼,誰看都覺著好。那就壞了,十有八九是假的?!?br/> “就比如唱戲頭上的水鉆,舞臺燈光一打,艷麗奪目,光彩照人。那就是實打?qū)嵉募儇?。再拿這青銅尊來說,假如你一看就覺的盡如你想象的古樸、霸氣、綠銹又足,沒挑兒了。那反倒沒法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