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孽啊,如此金句竟然被出現(xiàn)在勾欄?荒唐至極!”
臨潼縣西南。
顧府。
國子監(jiān)編修顧凡之一把年紀(jì)了,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暴跳如雷,要手撕作詞小兒。
如此糟踐文人,他孰不可忍。
“爺爺,您消消氣,氣壞了身子,得不償失?!?br/>
顧念卿生怕爺爺有個三長兩短。
顧凡之是個文人,容不得別人糟蹋好東西,唐時普遍流行的是對仗工整的詩句。
詞曲主要的作用就是供皇宮六院,勾欄青樓傳唱取樂用的。
平常的詩詞用了也就用了,這是什么?這是精品,是要流傳千年不衰的金句,隨隨便便的到勾欄里供人取樂,太不像話。
按照他的理解,這首《如夢令》就應(yīng)該上交國子監(jiān)收錄起來,永久傳頌。
“爺爺老了,也管不了了,這幫兔崽子們,才過了幾天安穩(wěn)日子,就上躥下跳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你給我把他找來,我要當(dāng)面和他好好聊聊?!?br/>
顧念卿道:“昨天晚上離得遠(yuǎn),我也沒看清楚究竟是誰,聽說是一個叫方卓的人寫的?!?br/>
顧凡之是個聰明人,聽顧念卿這么一說,他就明白了。
方家以前在臨潼縣城也算是數(shù)的上號的富裕人家,那方卓以前在縣城也是橫著走的主,除了能吃能喝逛青樓之外,沒聽說他拜師何人,所學(xué)哪派。
難道真有從天而降的天才不成?
“卿兒,去叫你陳伯伯,傅伯伯,老夫要當(dāng)面考教此子?!?br/>
……
在后世,人們?yōu)榱顺雒粨袷侄?,無所不用其極。
可是生在古代,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出名。
因為豬一旦長肥了,主人家就要宰殺招待客人了。
方卓現(xiàn)在就有這樣的煩惱。
顧府的請柬就放在方卓的案頭,語氣生硬,毫無商量的余地。
人家是要教訓(xùn)你,不要沒事就把才華撒的到處都是,沒個師承,名不正言不順,好東西都倒進(jìn)了豬槽里,必定會遭到千夫所指。
所以,方卓還是決定接受改造。
這一趟出行回來,他也算是師出有名,有跡可循了。
這讓他想起了后世的相聲大師郭德綱先生,空有一身的才華,無處施展,沒有師傅領(lǐng)路,三俗的帽子分分鐘扣到你的頭上。
為了登個大雅之堂,方卓妥協(xié)了。
禮物自然是要帶的,還不能太輕,要不然人家會說你不懂事,老家伙們總是仗著自己的年紀(jì)倚老賣老,你還不能反駁,一句有辱師門就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禮物必須得精心挑選才是。
思來想去的只能是一些超凡的精美糕點(diǎn)才配的上他們的地位。
其實(shí)就是一些飯后甜點(diǎn),也就是我們常吃的奶油小蛋糕。
“仇玉!”
“公子,怎么了?”
“隨本公子赴宴?!?br/>
“去哪里?”
“顧府?!?br/>
“好嘞!”
仇玉提著蛋糕前面走,方卓跟在身后。
這就是方家的下人,完全沒個體統(tǒng)。
……
與此同時。
顧府花園涼亭。
三位絕世大儒正襟危坐,圍在石桌前品著茶。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
內(nèi)外描寫,窗外下著雨,雨小風(fēng)急,屋內(nèi)一人獨(dú)坐,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借酒消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