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才問的話宋虹都一一答了,之后便拿出一卷紙來,說是最近做的幾篇試帖,讓給指點一下。
宋二才頓了一下,接過問道:“前兩次考試,可有取得好的成績?”
提到這事,宋虹不自覺地臉紅了。
“二叔,說來慚愧,除了中考成績尚可,這幾次都不太理想。”
“不要著急,放寬心態(tài)好好準備下一場。”
宋二才安慰了兩句,之后兩人一起向布莊那邊,在路口分道。
回到鋪子,宋二才便將那詩帖拿出來看了一遍,相比起之前寫的有所長進,可這樣的文章想入甲是遠遠不夠的。
提筆蘸墨,晚飯前宋二才便將那幾篇試帖批注出來了,這次他沒有再寫例句,只是指出問題所在。
過了幾天,宋虹如約而至,只不過當他看到試帖上的批注,整顆心都涼了。
月底,宋二才進城最后一次向東家那邊報賬。
這次他沒有跟藥鋪的馬車,帶了陸保一起進城,租了車,帶去兩箱繡品。
來到城內(nèi),他先去萬興綢莊交貨結賬,之后才去何府那邊。
這回他的賬本已經(jīng)交出去了,所以進去沒多久便出來了,領了一個月的工錢,還有一兩賞銀。
陸保一直在門口等他,兩人見面沒有急著回去,而是去了車行那邊。
繡坊的出產(chǎn)量擴大,以后來來去去少不得進城,而且辭了差事他便要去甘地那邊找蠶種,得準備一輛馬車才行。
現(xiàn)下的馬車可是精貴物件,宋二才在那邊轉了兩圈,最后買了匹剛成年的小母馬,連著一個舊車廂,一起花了三十二兩銀子。
三十二兩銀,活了這么多年宋二才從沒有想過會花出這么大筆巨款。
男人對車這個東西可能天生就有執(zhí)愛,回鎮(zhèn)的路上宋二才也是興奮異常,而陸保根本舍不得抽那小母駒,要走的時候也就用手輕輕拍它幾下。
回到鎮(zhèn)上天色已經(jīng)黑盡,常氏看見丈夫駕回一輛馬車也是稀簾得不行,要知道車這種大物件整個河口鎮(zhèn)只有那么幾輛,大部分都是做生意要用的,就算是富戶鄉(xiāng)紳家里有車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入夜,宋二才拿著賬本找到阿繡。
“這是鋪子里這個月的收入賬,你看一下。”
從開店時的準備,到這個月的支出收入,宋二才每一筆都記得清楚。
阿繡默了默,最后還是翻開了。
繡坊沒有擴張之前的賬目沒有什么可看的,收入支出也就是那么十兩八銀,要看的主要是這一批貨拿去萬興綢莊的收入跟支出。
相對于之前,繡品的價格在簽上契約之后稍有下降,這跟府城那邊的定價有關。
東西多了,價格自會有所下調(diào)。
自從簽了契,府城那邊的定價也會報給他們。
不得不說宋二才在生意上有自己的想法跟頭腦,供價跟出售價的相互牽動是一個很好的共贏方案,即能保證前方的賣家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發(fā)展,也能斷絕后方在不了解市場的情況下被壓榨。
繡坊擴張差不多十天,交到那邊的貨有兩箱,除去布料成本,以及購制的那輛馬車,還盈余四十幾兩。
這個數(shù)目對宋二才跟常氏他們來說不可想象,就算剔除人工成本跟各方面開銷,按這勢頭以后每月一百兩銀子不是問題,而且萬興綢莊那邊還要求加大產(chǎn)出,現(xiàn)在交上去的那些并不夠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