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管他們做甚,左右都是些不相干的人?!?br/>
阿繡將她拉了進來,出言安慰。
“那些人就是目光短淺?!背J喜粴饬耍删驮谶@時,外面終于有人開始為她證名。
“咋不是宋二家的呢,我可聽我姑家的小姨說了,鎮(zhèn)上新開那家布料鋪子招了好多繡娘,生意做得大,利害得很?!?br/>
鎮(zhèn)上的繡坊已經(jīng)擴張小半月,消息傳到這邊來只是時間問題。
“真的嗎?”
“人家馬車都有了,這還有假?!?br/>
“真是宋家的馬車?出息了……”
人群里開始議論起來,然后便有人問宋二才這車多少錢,鋪子里還要不要繡娘啊,要不要勞工之類。
剛剛還笑話人家,這一轉(zhuǎn)眼便巴結(jié)上了。
常氏將簾子撩開對著那些人淡淡一笑,道:“招人的事可不歸我們管,都是城里大東家安排人做的?!?br/>
回來之前常氏已經(jīng)跟宋二才商量好了,就說城里有人看好他們的生意,岀錢入股幫他們發(fā)展,不然又是招人又是買車,這事可說不清。
“還有大東家???怪不得!”
“宋二才,你也算個小東家了,給說和說和唄。我家大山干什么都成,錢也不要多,有口飯吃就好?!?br/>
“還我有。二才媳婦,一會我去找你,你看看我的繡工咋樣?”
從村口一直到院門口,常氏跟宋二才的臉都要笑僵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人家問也不好不回答。
可招人的事常氏沒想過,就像她之前所說,熟人不好管理。
那些人聽聞做工沒戲,轉(zhuǎn)了個話頭又問起馬車多少銀子買的,這馬咋樣,車坐著是不是很舒服之類。
走了一路,被問了一路。
好在宋家不在村尾,很快就到了。
外面動靜那么大,宋家人也不可能裝耳聾。
大中午正是回家歇息的時候,宋家所有人都在,包括昨兒入夜從虎口山回來的倆兄弟。
遠遠地,宋二才便見到一家老小站在院門口。
有皺眉的,有驚訝的,還有假笑的。
宋三才第一個迎了上來。
“二哥,這是你們鋪子買的車?”
宋三才拉上韁繩,棗紅色的小母駒臨行前被陸保梳理得皮毛泛光,看得他一陣眼熱。
宋二才點頭,跳下馬車。
這時,坐車廂里的常氏帶著兩個孩子也下來了。
三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拎著東西,有肉有糕點,還有一匹布料子。
外面這么多人看著,常氏也是很給老倆口面子,上前就笑道:“爹,娘,這個月辛苦你倆了,快看看,都是孝敬給你們的?!?br/>
宋老爺子點點頭,有這份心意他也欣慰,可老二家的也太亂來了,這么快連車都買了,一會得好好問問,外面那些債還完了沒,就這么大手筆。
洪氏上前瞧瞧那東西,肉菜跟糕點她是滿意的,可那布啥顏色啊,老氣橫秋的給誰做衣裳。
“娘,這布專程帶回來給你做衣裳的?!?br/>
常氏見她看過來專程解釋了一句,老太太一對眼珠亂轉(zhuǎn),她咋不明白這人心里想著什么,無非就是幫她大孫子看布來了。